时间: 2025-04-23 16: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9:53
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舟人仰看瞻俱破,为问行人知得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陡峭的悬崖高耸于江边,悬崖之上有一条小路蜿蜒而过。舟上的人仰头望去,看到山势险峻,心中惊叹不已,便向路过的行人询问这条路的情况。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山水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白沙时,正值盛夏,作者在白沙的绝壁旁,感受山水的壮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世间交通、沟通的思考。
这首《过白沙竹枝歌》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威严的敬畏和惊叹。通过“绝壁临江千尺余”的描绘,呈现出悬崖峭壁的巨大、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一径过肩舆”则引入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舟人仰望悬崖,心中震撼,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诗的最后一句“为问行人知得无”,不仅是对路况的询问,更是对生命旅途的思考,隐喻人们在未知的旅途中,时常需要他人的指引。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诗中“绝壁”意指什么?
a) 一条小路
b) 高耸的悬崖
c) 江水
“舟人仰看瞻俱破”中的“俱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惊叹
c) 疲惫
诗中提到的“肩舆”是什么?
a) 船
b) 轿子
c) 马车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但杨万里的诗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杜甫的诗则着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