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52:35
送苏迨
作者:陈师道(宋代)
胸中历历著千年,
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
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
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
几时笔札到林泉。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迨的送别之情。诗人回顾千年的文化积累,认为自己的笔墨能够如江河般奔流不息。赞美真正的文字和思想虽有流传,但如今却少有清谈的风范。诗人感慨修身养性之路艰难,世俗的功名对他而言只是轻微的鞭策。对未来的相聚充满忧虑,不知何时能再相见,期待能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大梅,号松溪,南宋时期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自然和友人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作常具有哲理性,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苏迨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在宋代,士人往往以诗文相赠,以此表达情感与祝福。
《送苏迨》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诗人以“胸中历历著千年”开篇,展现了其对文化积淀的深刻理解,仿佛千年历史在心中历历在目。接着以“笔下源源赴百川”的生动比喻,表达自己对文字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强调诗歌和思想的源源不断。如同奔流的江河,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诗人对当今文字与古代的对比,表现出对当下文化的忧虑。虽然字句依然飘扬,但真正的思想交流却愈加稀缺,令人感到失落。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思,认为出尘的领悟与世俗名利相比更为重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两句是诗歌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担忧。白首相逢之时是否已无可能,令人感伤。这种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使诗歌既有情感的厚度,又充满了哲理的深邃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人苏迨的送别,探讨了文化传承、友谊珍贵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修养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胸中历历著千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笔下源源赴百川”中的“百川”比喻什么?
“白首相逢恐无日”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