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潘衡有婢出适安福传其法造墨甚精孙温叟捧》

时间: 2025-05-17 12:09:56

诗句

如闻墨潘氏,一派传婢子。

世上多徇名,我曹宁贵耳。

公其品题之,为我致窗几。

定知青出蓝,未信橘为枳。

升堂与入室,亦喻接花理。

又如淮王仙,鸡犬悉飞逝。

况兹薪水供,得法信有是。

我书初不工,为诗长费纸。

笔墨倘精妙,尚可令予起。

誓将扫灶煤,顿顿烧寒苇。

度日有不烦,扫煤复何自。

公闻应大笑,士穷乃如此。

非但我有求,知名渠自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09:56

原文展示:

闻潘衡有婢出适安福传其法造墨甚精孙温叟捧 赵蕃 〔宋代〕 如闻墨潘氏,一派传婢子。世上多徇名,我曹宁贵耳。公其品题之,为我致窗几。定知青出蓝,未信橘为枳。升堂与入室,亦喻接花理。又如淮王仙,鸡犬悉飞逝。况兹薪水供,得法信有是。我书初不工,为诗长费纸。笔墨倘精妙,尚可令予起。誓将扫灶煤,顿顿烧寒苇。度日有不烦,扫煤复何自。公闻应大笑,士穷乃如此。非但我有求,知名渠自尔。

白话文翻译:

听说潘衡的婢女出嫁到安福,传承了他的制墨技艺,造出的墨非常精致。孙温叟捧着这些墨。世上很多人追求名声,我们宁愿重视实际。请您评价一下这些墨,为我带来一些放在书桌上。我确信这些墨比蓝还要好,不相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无论是升堂还是入室,都像是接花理一样自然。又像淮南王成仙,连鸡犬都跟着飞升。何况这些墨是用薪水和努力换来的,确实得到了好的方法。我写字起初并不工整,写诗常常浪费纸张。如果笔墨能够精妙,尚且可以让我振奋起来。我发誓要扫除灶台上的煤灰,每天烧寒苇。日子过得不烦,扫煤又是为了什么呢?您听到这些应该会大笑,士人在穷困时才会如此。不仅仅是我有求于您,您自己也是知名的。

注释:

  • 潘衡:宋代著名的墨工。
  • 婢子:婢女。
  • 徇名:追求名声。
  • 贵耳:重视实际。
  • 品题:评价。
  • 青出蓝:比喻后来居上。
  • 橘为枳:比喻环境对事物的影响。
  •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的精进。
  • 接花理:比喻自然流畅。
  • 淮王仙:指淮南王刘安,传说他成仙后,家里的鸡犬也跟着飞升。
  • 薪水供:指用劳动换来的。
  • 扫灶煤:比喻辛勤劳动。
  • 烧寒苇:比喻艰苦的生活。
  • 士穷:士人在穷困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制墨技艺的重视和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技艺传承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听说潘衡的婢女传承了他的制墨技艺,并且造出的墨非常精致后,作者表达了对这种技艺的赞赏和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技艺传承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潘衡婢女传承制墨技艺的赞赏,表达了作者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中,“青出蓝”和“橘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技艺传承的重要性。而“扫灶煤”和“烧寒苇”的比喻,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艰苦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制墨技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闻墨潘氏,一派传婢子。
    • 听说潘衡的婢女传承了他的制墨技艺。
  2. 世上多徇名,我曹宁贵耳。
    • 世上很多人追求名声,我们宁愿重视实际。
  3. 公其品题之,为我致窗几。
    • 请您评价一下这些墨,为我带来一些放在书桌上。
  4. 定知青出蓝,未信橘为枳。
    • 我确信这些墨比蓝还要好,不相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
  5. 升堂与入室,亦喻接花理。
    • 无论是升堂还是入室,都像是接花理一样自然。
  6. 又如淮王仙,鸡犬悉飞逝。
    • 又像淮南王成仙,连鸡犬都跟着飞升。
  7. 况兹薪水供,得法信有是。
    • 何况这些墨是用薪水和努力换来的,确实得到了好的方法。
  8. 我书初不工,为诗长费纸。
    • 我写字起初并不工整,写诗常常浪费纸张。
  9. 笔墨倘精妙,尚可令予起。
    • 如果笔墨能够精妙,尚且可以让我振奋起来。
  10. 誓将扫灶煤,顿顿烧寒苇。
    • 我发誓要扫除灶台上的煤灰,每天烧寒苇。
  11. 度日有不烦,扫煤复何自。
    • 日子过得不烦,扫煤又是为了什么呢?
  12. 公闻应大笑,士穷乃如此。
    • 您听到这些应该会大笑,士人在穷困时才会如此。
  13. 非但我有求,知名渠自尔。
    • 不仅仅是我有求于您,您自己也是知名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出蓝”、“橘为枳”、“升堂与入室”、“淮王仙”等,形象地说明了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 拟人:如“扫灶煤”、“烧寒苇”等,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艰苦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世上多徇名,我曹宁贵耳”,“定知青出蓝,未信橘为枳”等,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潘衡婢女传承制墨技艺的赞赏,表达了作者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中,“青出蓝”和“橘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技艺传承的重要性。而“扫灶煤”和“烧寒苇”的比喻,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艰苦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制墨技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墨:象征着技艺和文化的传承。
  • 灶煤:象征着辛勤劳动和艰苦的生活。
  • 寒苇:象征着贫困和艰苦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潘衡”是谁? A. 宋代诗人 B. 宋代墨工 C. 宋代书法家 D. 宋代画家

  2. 诗中的“青出蓝”比喻什么? A. 后来居上 B. 环境对事物的影响 C. 自然流畅 D. 飞升成仙

  3. 诗中的“扫灶煤”和“烧寒苇”比喻什么? A. 追求名声 B. 重视实际 C. 辛勤劳动和艰苦的生活 D. 技艺传承

答案:

  1. B. 宋代墨工
  2. A. 后来居上
  3. C. 辛勤劳动和艰苦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通过对旧友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 黄庭坚《寄黄几复》: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闻潘衡有婢出适安福传其法造墨甚精孙温叟捧》: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制墨技艺的赞赏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代表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文学史》:程千帆著,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保定士人以所藏太白像见示笔意甚奇为题此李 寄江南故人 念奴娇 送陈正言 念奴娇 其二 送陈正言 送陈真谷赴邢州幕 南至前一日蒋君伯禄携山谷草字来示上有南轩题跋亦南至前一日异哉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书黄庭来会作上元歌 保定士人以所藏太白像见示笔意甚奇为题此李去非好吟太白之裔欤书一本送之 人有画花中四伦者偶记毗陵旧诗即题其上 其二 赵省斋出示所和天童师偈句亦次其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瞻予马首 齿字旁的字 达结尾的成语 掺杂 桐花烟 进退失据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外弱内强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齐字旁的字 作开头的成语 斤字旁的字 出污泥而不染 琐闼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包含逍的词语有哪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悼文 画苑冠冕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