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山即事》

时间: 2025-05-07 19:36:45

诗句

却过兹山已九年,江湖身世只飘然。

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闱眼欲穿。

惨惨野云生陇底,萧萧饥马立风前。

转多愁思摧华发,早晚轻舟上秀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6:45

原文展示:

却过兹山已九年,江湖身世只飘然。
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闱眼欲穿。
惨惨野云生陇底,萧萧饥马立风前。
转多愁思摧华发,早晚轻舟上秀川。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离开这座山九年了,身世如江湖般飘荡无定。
曲折的城池和坟墓让我心中空虚,走在盐步的庭院里眼睛都快要穿透了。
惨淡的野云在山坡下升起,饥饿的马在风中孤独地伫立。
愁思不断,已使我的白发渐渐增多,早晚我会乘轻舟驶向秀丽的川流。

注释:

逐句解释:

  • 却过兹山已九年:已经离开这座山快九年了。
  • 江湖身世只飘然:自己的身世就像江湖一样漂浮不定。
  • 曲城丘墓心空折:曲折的城池和坟墓使我的心感到空虚。
  • 盐步庭闱眼欲穿:在盐步的庭院中,眼睛都快要看穿了,充满了思念。
  • 惨惨野云生陇底:惨淡的野云在山坡的底部升起。
  • 萧萧饥马立风前:饥饿的马在风中孤独地站着。
  • 转多愁思摧华发:多愁善感使我的头发渐渐变白。
  • 早晚轻舟上秀川:早晚我将乘轻舟驶向美丽的河川。

典故解析:

  • “江湖身世”:江湖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曲城丘墓”:可能指古代一些被遗忘的城池和墓地,表现对过往的追忆和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以其诗词闻名,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在政坛奔波之际,经历了许多波折与磨难,心中感慨万千。他在诗中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山即事》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通过“却过兹山已九年”引出时间的流逝,感叹九年间的离别与变迁。接着“江湖身世只飘然”将个人命运与江湖相提并论,暗示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情绪。曲城丘墓的景象让人感到历史的沉重,而“惨惨野云生陇底”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最后两句的“转多愁思摧华发”和“早晚轻舟上秀川”则展现了诗人在愁苦中仍然怀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却过兹山已九年:时间的流逝,表达了离别的感慨。
  2. 江湖身世只飘然:人生如浮云,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3. 曲城丘墓心空折:对历史的追忆与感伤,内心的空虚。
  4. 盐步庭闱眼欲穿:对故乡的思念,眼前的景象令人忧伤。
  5. 惨惨野云生陇底:自然景色的悲凉,反映内心的情感。
  6. 萧萧饥马立风前:孤独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境遇。
  7. 转多愁思摧华发:愁思导致白发,体现时间与情感的沉重。
  8. 早晚轻舟上秀川:对未来的憧憬,虽然艰难,但依然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江湖,强调无常与漂泊。
  • 拟人:“饥马立风前”,赋予马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及分析:

  1. :象征着故乡与记忆,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的思念。
  2. 江湖:代表漂泊不定的生活,反映出诗人的无奈。
  3. 丘墓: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孤独。
  4. 野云:传达出自然的苍凉,影响诗人的情绪。
  5. 饥马:象征孤独与困境,表达诗人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写这首诗时离开山已经多少年?

    • A. 五年
    • B. 七年
    • C. 九年
    • D. 十年
  2. 诗中提到的“曲城丘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厌倦
  3. “早晚轻舟上秀川”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 A. 消极
    • B. 无所谓
    • C. 期待
    • D. 拒绝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王安石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杜甫在《登高》中则展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关怀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差异,但都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姚夫人挽歌词 李仲镇懒窝 自冬徂春,道中多雨,至临江、宜春之间特甚 晓诣三井观 村居即景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丘虚席上得赵养民运使寄诗,约今晚可归,次 临洺镇 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 初归石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疲愞 马字旁的字 截取 包含干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丢帽落鞋 二字旁的字 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虱处头而黑 燕开头的成语 肉汁 婴城自保 琴剑飘零 薄利多销 无赖之徒 酉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霜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