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6:45
却过兹山已九年,江湖身世只飘然。
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闱眼欲穿。
惨惨野云生陇底,萧萧饥马立风前。
转多愁思摧华发,早晚轻舟上秀川。
我已经离开这座山九年了,身世如江湖般飘荡无定。
曲折的城池和坟墓让我心中空虚,走在盐步的庭院里眼睛都快要穿透了。
惨淡的野云在山坡下升起,饥饿的马在风中孤独地伫立。
愁思不断,已使我的白发渐渐增多,早晚我会乘轻舟驶向秀丽的川流。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以其诗词闻名,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在政坛奔波之际,经历了许多波折与磨难,心中感慨万千。他在诗中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过山即事》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通过“却过兹山已九年”引出时间的流逝,感叹九年间的离别与变迁。接着“江湖身世只飘然”将个人命运与江湖相提并论,暗示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情绪。曲城丘墓的景象让人感到历史的沉重,而“惨惨野云生陇底”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最后两句的“转多愁思摧华发”和“早晚轻舟上秀川”则展现了诗人在愁苦中仍然怀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及分析:
诗词测试:
诗人写这首诗时离开山已经多少年?
诗中提到的“曲城丘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早晚轻舟上秀川”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王安石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杜甫在《登高》中则展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关怀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差异,但都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