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5:30
珠玑百斛何人付,公有诗筒来不住。
出尘秀句若霞摛,走笔豪篇逾响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犹未暮。
秋天鸿鹄翥浮云,平地骅骝驱熟路。
分忧制节绵万里,余事文章兼七步。
千军独扫人共惊,八面俱来我何惧,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万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见纵横,一点不加无谬误。
音谐律吕凤凰鸣,势薄云天鹏鸟怒。
流传应有贾客售,在处岂无神物护。
公诗光焰千丈锦,我诗粗窘一尺布。
公诗雄富百雉都,我诗穷陋三家聚。
行经北海恍自失,出见西施羞反顾。
残膏祗欲借邻光,余润有如蒙晓雾。
君侯雅志和薰风,圣主恩光深湛露。
事业终期白日悬,功名已见青云附。
愿公归侍玉皇案,天香复与金童炷。
愿公西取王母环,云车直指瑶池鹜。
要当都俞庙堂上,岂久淹留井参度。
顾我尘埃不足论,屈曲世间随所寓。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5:30
再和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珠玑百斛何人付,公有诗筒来不住。
出尘秀句若霞摛,走笔豪篇逾响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犹未暮。
秋天鸿鹄翥浮云,平地骅骝驱熟路。
分忧制节绵万里,余事文章兼七步。
千军独扫人共惊,八面俱来我何惧,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万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见纵横,一点不加无谬误。
音谐律吕凤凰鸣,势薄云天鹏鸟怒。
流传应有贾客售,在处岂无神物护。
公诗光焰千丈锦,我诗粗窘一尺布。
公诗雄富百雉都,我诗穷陋三家聚。
行经北海恍自失,出见西施羞反顾。
残膏祗欲借邻光,余润有如蒙晓雾。
君侯雅志和薰风,圣主恩光深湛露。
事业终期白日悬,功名已见青云附。
愿公归侍玉皇案,天香复与金童炷。
愿公西取王母环,云车直指瑶池鹜。
要当都俞庙堂上,岂久淹留井参度。
顾我尘埃不足论,屈曲世间随所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对友人的欣赏。开头提到珠玉般的诗句无人欣赏,而朋友的诗作却滔滔不绝,才华横溢。作者在词句中表现出自信与骄傲,认为自己的创作虽然不如朋友丰硕,但依然不甘示弱。接着提到创作的过程如同飞翔的鸿鹄和骏马,强调文章的力量和远大的意图。诗中反复提到的“公诗”与“我诗”形成对比,显示出作者对自己创作的谦逊和对朋友的赞美。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期望其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王之望,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表现清新俊逸的风格。他的诗歌常蕴含对友人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歌繁荣的时期,王之望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己创作的反思,旨在勉励自己和朋友在诗歌创作上不断进取。
《再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自信的诗作,王之望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己与友人诗歌才华的不同看法。诗的开头以“珠玑百斛”引入,展现了诗句的珍贵与稀有,紧接着对友人的赞美则显得尤为突出,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诗中不断提到的“公诗”与“我诗”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对朋友的钦佩,又流露出自身的谦逊。通过“千军独扫”和“八面俱来”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自信与勇气,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此外,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秋天鸿鹄”和“平地骅骝”,赋予了诗歌以生动的画面感。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对自身的谦卑自省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整首诗在激励与反思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整首诗表现了王之望对友人的钦佩,展现了他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自信与谦逊,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人生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珠玑”比喻什么?
a) 珍贵的诗句
b) 美丽的风景
c) 友人的才华
d) 自己的努力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公诗”与“我诗”形成了__的对比。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不满。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