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时间: 2025-05-22 03:41:55

诗句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为名争莽卤。

社稷安危在直言,

须历尧阶挝谏鼓。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阳城不死存令名。

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珮玉垂绅合如此。

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风喜相见。

畏天之命复行行,

芙蓉为衣胜絁绢。

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41:55

原文展示:

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为名争莽卤。
社稷安危在直言,须历尧阶挝谏鼓。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阳城不死存令名。
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珮玉垂绅合如此。
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风喜相见。
畏天之命复行行,芙蓉为衣胜絁绢。
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往今来的大道理,源远流长,两个字的名称能引起争论。国家的安危在于直言不讳,必须像尧帝时期那样,敲响劝谏的鼓声。我恭敬地听说我们的皇帝至圣无比,推开席子却几乎听不到真理。有时言辞与尧的聪慧不合,贾谊的才华只可在湘江水畔去观望。你难道没看到最近百官纷纷而来赴延英,阳城之地不死依然存留着名声吗?更何况仲尼远在他乡,司马迁的才华与身份如此相合。啊,公啊公,施州的官吏,我在江边春风中欢喜与你相见。畏惧天命而再行,芙蓉花作为衣服胜于丝绢。美好的音声入耳应不会久违,三峡的猿啼让我不愿回首。如今就来品尝千年的羹,醉饮巴蜀的美酒。

注释:

  • 道之大道:指的是古代的道理。
  • 莽卤:混乱、争议。
  • 社稷:指国家和人民。
  • 直言:直接说出真话。
  • 尧阶:尧帝的台阶,象征古代明君的贤德。
  • 贾生:指贾谊,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湘江水:贾谊的故乡,象征他的才华与局限。
  • 阳城:地名,象征政治的名声。
  • 仲尼:孔子的别称,象征儒家思想。
  • 司马子:指司马迁,历史学家及《史记》的作者。
  • 施之掾:指张拾遗,施州的官员。
  •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与高雅。
  • 三峡闻猿:三峡地区的猿鸣,象征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游历广泛,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富有哲理性与社会关怀,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拾遗即将前往施州担任官职之际,贯休以此诗表达对张的祝福,以及对政治风波与贤能之道的思考。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与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认识与对当下政治的隐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展现出贯休深厚的文学功底。诗的开头提到“古太古”的大道,指出了历史的悠久与道理的深邃,紧接着引入社稷的安危,强调直言的重要性。诗中的“尧阶”与“贾生”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索,表现出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关切。

在描绘张拾遗赴施州的过程中,贯休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也通过历史典故反映了对当代士人的期待。诗中多次提到“公乎公乎”,体现了诗人对张的亲切与尊重,呼唤他在官场中的作为与成就。

后半部分的“且啜千年羹,醉巴酒”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通过生动的意象,贯休成功地将历史、友情以及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浓厚的诗意与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之大道古太古”:大道理的根源是古老的,意味着人类的智慧源远流长。
    • “二字为名争莽卤”:简单的名字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争议。
    • “社稷安危在直言”:国家的安危在于有人敢于直言。
    • “须历尧阶挝谏鼓”:需要像尧帝那样,敲响劝谏的鼓声。
    •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听闻皇帝的伟大无人可比。
    • “推席却几听至理”:虽然尊敬,但有时听不到真正的道理。
    • “一言偶未合尧聪”:有时言辞未必符合尧的智慧。
    • “贾生须看湘江水”:贾谊的才华只能在湘江边上欣赏。
    • “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看,现在百官纷纷前来延英。
    • “阳城不死存令名”:阳城的名声依旧存在。
    • “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看,仲尼远在他乡,司马迁的才华如此合适。
    • “公乎公乎施之掾”:啊,公啊公,施州的官吏。
    • “江上春风喜相见”:在江边春风中与你相见的喜悦。
    • “畏天之命复行行”:畏惧天命而再度出行。
    • “芙蓉为衣胜絁绢”:以芙蓉花作衣,胜过丝绢。
    • “好音入耳应非久”:美妙的声音应当不会久违。
    • “三峡闻猿莫回首”:三峡的猿啼让我不愿回首。
    •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现在就来品尝千年的羹,醉饮巴蜀的美酒。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比喻:将“芙蓉”为衣比喻成高雅美丽之意,展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典故:运用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厚重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政治的关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期待。贯休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呼唤当代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芙蓉:象征高雅、清新,代表着理想与美好。
  • 三峡猿啼:自然的声音,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 千年羹: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传统的韵味。
  • 巴酒:象征地方特色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生”是指哪位古代人?

    • A. 贾谊
    • B. 贾宝玉
    • C. 贾琏
  2. 诗中“社稷安危在直言”强调了什么?

    • A. 直言不讳的重要性
    • B. 诗人的直言
    • C. 皇帝的决策
  3. 芙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高雅
    • C. 纯洁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杜甫的《春望》与贯休的《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 解读: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但贯休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的祝福与对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失望。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意象,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文献与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盖公堂 会师东瓯漫成 吃黄芽菜作 盘山纪游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 元日雪 边将 送钱银台自考部之南都 粤秀山 元夕冰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字旁的字 层出叠见 引绳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啧啧称赞 横行不法 音字旁的字 聊以自娱 景从云集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输期 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多灾多难 详贯 采字旁的字 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