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8:29
寄王正叔
作者:王令 〔宋代〕
微生不过人,气力两眇麽。
力学失自谋,径古与今左。
病世相陷贼,树性期刚果。
岂不中是时,然亦未尝过。
奈何众好殊,未语咻已夥。
伥伥独何之,云云锐亦挫。
忠言不售耳,直面屡得唾。
怒目瞠以环,谤口焰而女。
出门先自羞,有衣恍疑裸。
过市不成步,伛偻侔鳖跛。
周旋不出扉,迷若蚁循磨。
人恶固为甚,自厌近亦颇。
媚世定有术,欲学从谁可。
必也泥自售,恐由此始祸。
贤子远相问,幸有以教我。
得报速是宜,翘企不容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感慨。诗中提到“微生不过人”,意味着生命如同微不足道的尘埃,作者感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似乎无足轻重。接着,诗人反映出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感觉到自己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谋划,似乎陷入了时代的漩涡。
“病世相陷贼”一句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阴暗与不公,诗人在这里感到无奈和无力。诗中有“岂不中是时,然亦未尝过”,表明诗人虽然意识到当下的种种问题,却又无能为力。
后面的句子则描绘了人际交往中的困扰,作者感觉到忠诚的劝告往往被人忽视,甚至遭到责骂与嘲笑。出门在外,诗人感到羞愧,仿佛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无法自由地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及社会的反思,表达了对时代的无奈、对人际关系的失望,以及对未来的无助感。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高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令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感悟之中,表达了他对人情世故的失望和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寄王正叔》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在其中展现了对个人存在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开头几句通过自嘲的方式,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自己微不足道,生活的力量和意义都在消散。这种自我贬低的语气引人深思,暗示着他对社会的无力感。
随着诗的深入,王令逐渐转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他提到“伥伥独何之”,描绘出一种孤独的状态,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困惑与失望。人们对忠言的无视和对真诚的背离,使他感到愤怒与悲伤。在这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侵蚀,导致了社会关系的扭曲。
诗中“人恶固为甚,自厌近亦颇”,再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使他对社会的迷茫加深。他在诸多矛盾中挣扎,试图寻求一条出路,却发现“媚世定有术”,这一句揭示了世俗的规则与求生的策略。面对这样的现实,王令既表现出无奈,又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社会中的迷茫与挣扎,反映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个人与社会的反思,揭示了人在尘世中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微生不过人”,意指:
A. 生命的重量
B. 生命的渺小
C. 生命的意义
D. 生命的繁华
“忠言不售耳”反映了:
A. 忠言被忽视
B. 忠言被重视
C. 朋友的忠诚
D. 亲人的关心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和满足
B. 无奈与失望
C. 兴奋与激动
D. 安静与平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