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31
答杨方叔感怀
作者: 韩维
吾闻古志人,往往感时节。
所悲非贱贫,要在奋功烈。
子今才且少,方以艺自拔。
譬如适万里,所利轮与辖。
翻然反虚无,乃与所事别。
愿持君子叹,勉蹈古人辙。
我听说古代志向远大的人,往往在特定的时节感慨万千。
他们所悲伤的并不是贫穷,而是在于努力奋斗的激情。
你如今才华横溢,正是通过自己的技艺来拔高自己。
就像适应万里旅程,所依赖的只不过是车轮和车把。
倘若突然意识到虚无,便会与所追求的事物划清界限。
希望你能像古人那样,感叹君子的志向,努力追随古人的足迹。
诗中提到的“古志人”可以联想到古代许多志士仁人,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勇敢追求理想。该诗可能受到古人如屈原、陶渊明等人追求理想的影响。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受儒家教育,作品风格多以抒情和志向为主,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或许是韩维在与好友杨方叔的交流中,感受到时代变迁与个人奋斗之间的关系而作,表现出一种激励和鞭策的情感。
《答杨方叔感怀》是一首充满激励与哲理的诗作。诗中,韩维通过对古代志士的回顾,表达了对现时代年轻人的期许与希望。开篇提到古志人感时节,既是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也是对当下年轻人的提醒。诗人认为,真正的悲伤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缺乏奋斗的精神,这种思想在现代依然适用,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奋发向前。
接着,诗人通过比喻,指出年轻人应当依靠自身的才艺与努力,类似于远行时依靠车轮与车把,强调了自我奋斗的重要性。“翻然反虚无”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提醒人们不要在追求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显示出诗人对理想、奋斗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例如将人生比作旅行,强调奋斗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传达奋斗与理想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要有志向,并努力追寻自己的目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志人”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悲伤的原因是什么?
“翻然反虚无”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韩维的《答杨方叔感怀》更侧重于对奋斗精神的强调,而李白则是对思乡情怀的抒发。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但角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