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中秋歌》

时间: 2025-05-13 17:50:30

诗句

明月一岁中,影圆十二回。

如何今夕里,争赏罗樽垒。

既爱盈盈色,更上高高台。

人心莫如此,试为君言哉。

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

金水性相生,五行分其事。

则知天地间,相感各以类。

水得金还盛,月因秋更清。

气类使之然,人谁不有情。

可怜别夜色,一一皆销声。

自昔诗家流,吟皆不到此。

徒能状光彩,岂解原终始。

冥搜讵有得,燥吻真何以。

请看退翁歌,其的能中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50:30

原文展示

中秋歌
作者: 孙复 〔宋代〕

明月一岁中,影圆十二回。
如何今夕里,争赏罗樽垒。
既爱盈盈色,更上高高台。
人心莫如此,试为君言哉。
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
金水性相生,五行分其事。
则知天地间,相感各以类。
水得金还盛,月因秋更清。
气类使之然,人谁不有情。
可怜别夜色,一一皆销声。
自昔诗家流,吟皆不到此。
徒能状光彩,岂解原终始。
冥搜讵有得,燥吻真何以。
请看退翁歌,其的能中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明月在一年中出现的次数,正好是十二次,今晚又是赏月的时节,大家都在争相举杯畅饮。既然我如此喜爱这明亮的月色,不妨再登上高台观赏。人心若是如此,那我就为你说几句吧。月亮是水的精华,秋天是金的气息。金和水的性质相生,相互交融,五行的理论解释了这一切。由此可知,天地之间,万物彼此感应,都是同类的。水因金而丰盈,月色因秋而更显清澈。气息的相似使得这一切如此,人谁能不感情涌动呢?可怜的是,夜的色彩逐渐消逝,声响悄然无声。自古以来,诗人们吟咏月光,却无人能写到此处。只是能描绘光彩,哪里懂得原本的起始呢?冥冥之中又有多少获得,干燥的嘴唇又能表达什么呢?请看退翁的歌,那里或许能有所领悟。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樽: 指盛酒的器具,古代人们在中秋时节饮酒赏月。
  • 盈盈: 形容月色明亮、满盈。
  • 高高台: 指高处的平台或楼台,象征更好的观赏位置。
  • 金水: 五行中的金和水,代表自然界的元素。
  • 气类: 指气息、气氛的相似性。

典故解析:

  • 退翁歌: 是指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其中描写了月亮的意境,与本诗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复,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中秋佳节,正值时节的月圆,诗人借此良辰美景,表达对月亮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中秋歌》以月亮为主题,借助中秋赏月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明月”引入,展现了月亮在一年中的循环与变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争赏罗樽垒”,不仅描绘了人们在月下欢聚的热闹场景,也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追求。

接下来,诗人从自然哲理出发,探讨了“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的关系,展现了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与联系。诗中提到的五行理论,既是古代哲学的体现,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在这其中,月亮的明亮与秋天的清凉相得益彰,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诗人感叹古往今来的诗人虽有吟咏,却难以触及月亮的真正内涵与精髓。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一岁中,影圆十二回: 说明明月在一年中出现的次数,强调时间的流逝。
  • 如何今夕里,争赏罗樽垒: 描绘人们在此时此刻相聚欢饮的场景。
  • 既爱盈盈色,更上高高台: 表达诗人对月色的喜爱,想要更高的视角来欣赏。
  • 人心莫如此,试为君言哉: 诗人感叹人心的微妙,引出接下来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月亮比作水的精华,秋天比作金的气息,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 诗句多处使用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和秋天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传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团圆、思念和美好。
  • : 代表成熟、丰收和宁静。
  • 水、金: 体现自然元素之间的关系,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孙复
    C. 杜甫
    D. 白居易

  2. “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中的“水”和“金”分别代表什么元素?
    A. 代表春夏
    B. 代表五行元素
    C. 代表夜晚和白天
    D. 代表诗人与酒

  3. 诗中提到“争赏罗樽垒”是指什么?
    A. 争相赏月
    B. 争相饮酒
    C. 争相吟诗
    D. 争相讲故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情绪,而孙复的《中秋歌》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哲思,展现了宋代诗人更加细腻的情感与理性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 《月亮与中国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言一首 十和 挽林新恩君用 禽言九首·脱布袴 重次林守韵并阑臞轩二首 香山寺 溪庵十首 学进士作大方无隅二首 其一 问讯大渊痔疾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狂喜 驿寄梅花 心灵学 响彻云表 鬲字旁的字 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闲茶浪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汹赫 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毋忝厥职 亠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拳拳服膺 枝路 鹿字旁的字 本开头的成语 身首分离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