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赋十五夜月》

时间: 2025-04-26 21:50:37

诗句

清赏年年恐失期,人人不觉望中衰。

素娥须信多灵药,长见婵娟似旧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37

诗词名称: 又赋十五夜月

作者: 孙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清赏年年恐失期,人人不觉望中衰。
素娥须信多灵药,长见婵娟似旧时。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在期待这美好的月色,但总怕失去这个时机。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感到希望在减弱。白色的月亮,应该相信有许多灵丹妙药,能够让我们再次看到那熟悉的圆月。

注释:

  • 清赏:指清明的月光和美好的月色。
  • 失期:失去约定的时光。
  • 素娥:指月亮,古代神话中月宫的嫦娥。
  • 灵药:指能够延年益寿的药物,暗指希望的象征。
  • 婵娟:指美丽的月亮,形容月亮圆满。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嫦娥是古代神话中月亮的女神,象征着美丽与孤独。诗中提到的素娥即是嫦娥,与月亮的关联常常在古诗中出现。
  • 十五夜:指农历十五的夜晚,是中秋节的象征,象征着团圆与美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孙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情感表达。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感叹年年月圆,却又感到时光流逝之速,情感中夹杂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十五夜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团圆的思考与惜别。首句“清赏年年恐失期”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中秋月圆的期盼与担忧;而“人人不觉望中衰”则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似乎人们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内心却在渐渐消逝。后两句“素娥须信多灵药,长见婵娟似旧时”通过对嫦娥和月亮的描写,体现了期望与美好的情感,暗示着对生命与青春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将时光流逝与月亮的永恒结合在一起,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赏年年恐失期:每年都在期待美好的月光,但总是害怕失去这个机会。
    • 人人不觉望中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 素娥须信多灵药:白色的月亮,应该相信有很多灵丹妙药。
    • 长见婵娟似旧时:希望能够再次看到那如同往昔般的美好月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喻为“素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 对仗:首尾两句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借用月亮的永恒象征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团圆、美好与思念。
  • 灵药:象征着希望与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 素娥:月亮的化身,寓意着美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中的人物?

    • A. 嫦娥
    • B. 西游记中的女儿村
    • C. 刀郎的女神
    • D. 仙女下凡
    • 答案: A. 嫦娥
  2. “清赏年年恐失期”中的“失期”指的是什么?

    • A. 失去约定的时间
    • B. 失去健康
    • C. 失去朋友
    • D. 失去财富
    • 答案: A. 失去约定的时间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C. 对财富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赞美
    • 答案: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入松 泊舟好溪,卢希颜相留,寓陈碧山丹 风入松 春晚泛舟碧澜湖上,遇雨,宿蕊感方 太常引 永嘉林熙翁城南旧院 太常引 黄山西楼 太常引 乐府小云 木兰花慢 得会稽友人书 木兰花慢 常熟徐氏山园 木兰花慢 维扬怀古 木兰花慢 为乐府杨氏晓莺春赋,次海粟学士 木兰花慢 (原无调名兹据律补)重过吴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恩报恩 随俗浮沉 沉滓泛起 云锦天章 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寇勿迫 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骄矜 血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融泄 砥砺廉隅 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恶五逆 诗肠鼓吹 止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