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3:24
穷冬风雪后。遍万户千门,好春来又。岁华换却情天话,畅饮屠苏时候。纤尘不涴,早霁色窗明清昼。欢事认一纸盟书,三年未离怀袖。东风自此无闲,看染柳熏桃,向来稀有。素心未负。前夕与燕彩蜡花相守。河山锦绣。倘赋得椒花千首。凭听取儿女青红,笙箫竞奏。
在漫长的冬季风雪过后,万户千门都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岁月更迭,情感也随之变化,畅饮着屠苏酒的时候。窗明几净,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清澈明亮。欢庆的事情像一纸盟书,三年间未曾离去的思念依然在心中萦绕。从此东风不再闲适,看着柳树和桃花的绽放,真是稀有的美好。心意依旧未变,前夜和燕子、彩蜡花共度良宵。祖国的山河如此美丽,若能作出千首关于椒花的诗篇,那该多好。听着儿女们的笙箫声,争相奏响。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并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深沉的美。
《玉烛新•癸巳岁朝》创作于癸巳年(公元1833年),正值春节的时节,诗人借此佳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往时光的思索,体现了人们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新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去春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冬天的凛冽和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复苏。诗中提到的屠苏酒,不仅是春节的传统,更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用“纤尘不涴,早霁色窗明清昼”来描绘春天的清新,表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欢事认一纸盟书”,诗人回忆起与爱人之间的约定,显示了对爱情的珍视。最后,诗人对祖国的山河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和对爱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穷冬风雪后,诗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暴风雨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屠苏酒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伤感
B. 辞旧迎新
C. 冬天
诗中提到的“青红”指的是哪种乐器?
A. 笙箫
B. 琵琶
C.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