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浮云三章》

时间: 2025-04-30 13:29:44

诗句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

扶桑茫茫,日暮之光。

匪日之暮,浮云之污。

嗟我怀人,犹心如蠹。

浮云浮云,集于咸池。

咸池微微,日昃之时。

匪日之昃,浮云之惑。

嗟我怀人,忧心如织。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

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匪日之夕,浮云之积。

嗟我怀人,忧心如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9:44

原文展示: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扶桑茫茫,日暮之光。匪日之暮,浮云之污。嗟我怀人,犹心如蠹。
浮云浮云,集于咸池。咸池微微,日昃之时。匪日之昃,浮云之惑。嗟我怀人,忧心如织。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匪日之夕,浮云之积。嗟我怀人,忧心如惄。

白话文翻译:

浮云啊浮云,聚集在扶桑之上,扶桑远远的,映照着日暮的微光。不是因为日落,浮云却显得肮脏。我思念的人啊,心中犹如虫蛀。
浮云啊浮云,聚集在咸池之上,咸池微微,正值日头西斜。不是因为日斜,浮云却令人困惑。我的思念啊,忧心如织。
浮云啊浮云,聚集在高舂之上,高舂朦胧,映照着日落的模样。不是因为日落,浮云却沉积。我的思念啊,忧心如惄。

注释: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代表东方,日出之地。
  • 日暮:傍晚,太阳落下的时候。
  • 浮云之污:指云彩阴霾,心情阴郁。
  • 咸池:古代传说中的湖泊,象征着美好。
  • 日昃:太阳西斜,时间的推移。
  • 忧心如织:形容心中忧虑如同织布般复杂。
  • :忧伤、烦恼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对亲友的思念与自然景观的感悟。

创作背景:

《浮云三章》创作于诗人思念友人或爱人之时,反映了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浮云三章》以浮云为线索,贯穿了三段描写,借助浮云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忧愁。诗中对浮云的描绘既是自然现象的写照,也是情感的寄托。每一段的开头都重复“浮云”,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也体现了思念的持续和加深。诗人通过不同的场景(扶桑、咸池、高舂)来展示思念的层次和深度,随着浮云的变化,心中的忧伤愈加明显。最后一句“忧心如惄”将情感推向高潮,传达出一种难以排遣的忧伤与困惑。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情,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章:浮云在扶桑之上,日暮的光辉让人感到模糊,思念的人如同心中的蛀虫,令人困扰。
  • 第二章:浮云聚集在咸池,日头西斜,令人感到困惑,思念如同繁织的布料,复杂而无解。
  • 第三章:浮云在高舂之上,日落的影子朦胧,心中的忧虑如同可见的积聚,令人无法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虫蛀、织布,形象生动。
  • 拟人:浮云似乎有了情感,能引发人的思绪。
  • 对仗:每章的句式相似,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浮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忧愁,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浮云:象征着飘忽不定的情感与思念。
  • 扶桑咸池高舂:分别代表不同的时空背景,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浮云在第一章聚集在哪个地方?

    • A. 咸池
    • B. 高舂
    • C. 扶桑
    • D. 黄河
  2. “忧心如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
    • C. 疲惫
    • D.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惄”字意思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皎然的《浮云三章》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思念与孤独,但皎然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 恼侬 泊姑熟江口邀刁景纯相见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 寤寐谣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行僧 赠陈无逸秀才 刘薛二君过予遇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书明理 亲如骨肉 包含寞的词语有哪些 栉比 足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真人不露相 口敛 名花无主 豸字旁的字 包含掇的词语有哪些 贴梗棠 大破大立 包含彘的词语有哪些 幰衣 施钩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