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时间: 2025-07-12 19:38:54

诗句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麤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38:54

原文展示: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麤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白话文翻译:

金秋的气息已经浓烈,霜果在林梢上繁茂。
一封书信寄出,带来远方的问候。
内里黄澄澄的栗子比玉还要细腻,外面刺状的包裹如同芡实。
山野的朋友在寒冷的斋房中聚会,山上的炉火在夜间燃烧。
梨子让小孩儿感到羞愧,茶叶则让我想起那些粗糙的官僚抛弃的旧事。
这里的栗子真是可以赠送的,连忙就要送到衡山的茅草屋中。

注释:

  • 金行:指秋季,金色的季节。
  • 尺素:指书信或短信。
  • 中黄:栗子的颜色,形容其质地。
  • 外刺:指栗子的外壳,带刺的特征。
  • 野人:指乡间的朋友或农民。
  • 寒斋:寒冷的书斋,寓意清静的居所。
  • 山炉:指山中生火的炉子。
  • 梨惭小儿嗜:梨子让孩子感到羞愧,可能指梨子美味而让孩子想要,但又不敢贪吃。
  • :指茶,抚今追昔,怀念旧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止斋,汉族,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等齐名,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山水田园的意象,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逐渐繁荣,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诗中描绘的栗子、茶和生活场景,展现了梅尧臣对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恋。

诗歌鉴赏: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是一首描绘秋天丰收季节的诗,诗中通过对栗子、梨子和茶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金行气已劲”引入,生动地勾勒出秋天的气氛,霜实繁林梢,展现出秋季的丰收景象。接着,尺素寄出,带来远方的问候,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中间部分的“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通过细腻的比喻描绘了栗子的美味和外形,表现了对美食的赞美与欣赏。接下来的“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则描绘了乡间朋友聚会的温暖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而最后的几句,既有对梨子和茶的怀念,也反映出一种对旧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人情世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行气已劲:金秋的气息变得浓烈,暗示收获的季节来临。
  2. 霜实繁林梢:霜降之际,果实丰硕,树梢上挂满了霜果。
  3. 尺素走下隶:一封书信从远处寄来,表达了思念之情。
  4. 一奁来远郊:书信带来的问候从远方抵达,寓意着远亲的关心。
  5. 中黄比玉质:栗子的内核颜色如同黄金,质地细腻如玉。
  6. 外刺同芡苞:外壳带刺,形状似芡实,增加了生动的形象。
  7. 野人寒斋会:乡间朋友在寒冷的斋房中相聚,呈现温暖的社交情境。
  8. 山炉夜火炮:夜晚,山中的炉火燃起,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9. 梨惭小儿嗜:梨子美味,让小孩感到羞愧,暗示对美味的渴望。
  10. 茗忆麤官抛:茶让人追忆过去的情景,表达怀旧情感。
  11. 此焉真可贶:这里的栗子真是可以赠送的,体现出作者的慷慨。
  12. 遽尔及衡茅:连忙送到衡山的茅屋,表达亲密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栗子的颜色比作黄金、玉,形象生动。
  • 拟人:梨子和小儿之间的情感关系,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互动。
  • 对仗:诗中句式和意象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丰收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行:象征秋天的丰收与成熟。
  • 霜实:隐喻果实的成熟,象征着劳动的成果。
  • 栗子:象征秋天的美好与丰盈。
  • 梨子:代表儿时的甜美回忆和无忧无虑的生活。
  • :象征宁静与雅致,反映出精神层面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行气已劲中的“金行”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尺素走下隶中“尺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书信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服饰
  3. 诗中的“野人寒斋会”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

    • A. 冬天的聚会
    • B. 秋天的丰收
    • C. 夏天的游玩
    • D. 春天的赏花
  4. 梨惭小儿嗜中的“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酸涩
    • B. 清甜
    • C. 苦涩
    • D. 香浓
  5. 此诗表现了对什么的珍视?

    • A. 自然与生活
    • B. 友情与爱情
    • C. 财富与名利
    • D. 权力与地位

答案:

  1. C
  2. B
  3. A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绘秋天的情景,但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慨与思乡情怀。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表达思念,情感更加深沉,体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尾犯 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 尾犯 笋 尾犯 尾犯 尾犯 坐赵谷林西池泊花槛看新种青芦悠然动江湖之兴 尾犯 山花子 望阴山 山花子 梅开,悼两大人 山花子 送别 山花子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色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祝禽疏网 磨拳擦掌 走肉行尸 黍字旁的字 坌集 包含托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塔布囊 穷工极巧 赭衣塞路 女貌郎才 刀字旁的字 芒鞋竹笠 敷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