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58:03
水空云净。见菰蒲丛外,数枝交映。
梢梢瑟瑟,无人处被荷风吹醒。
摇波十里,远界破青山影。
作秋声不到秋来,要君倚槛閒听。
最是淡烟低暝。逗渔灯前浦冷。
便移栽荡户,添个根边,鸭雏游泳。
捲叶鸣笳,揉花装被,尚迟清兴。
又何似折取横江,相思还踏三径。
水面空阔,云彩清净。我看到菰蒲丛外,几枝相互映衬。
在无人处,细枝轻轻摇曳,被荷风唤醒。
波光荡漾十里,远处青山的影子模糊可见。
即使秋声未至,秋天也快到,要你倚在栏杆上悠闲倾听。
最美的时光是淡淡烟雾弥漫的黄昏,渔灯在岸边闪烁,水面显得冷清。
我移栽新的植物,添置一个根边,鸭雏在水中游动。
卷起叶子吹响笛子,揉花装点,清新的雅兴尚未完全展开。
又何必像折取横江的那样,相思踏上三条小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80-约1750),字惟道,号煦亭,清代诗人,主要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本诗以“水空云净”的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乡环境,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静谧,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诗中的“摇波十里,远界破青山影”描绘出了一幅远山近水、波光粼粼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作秋声不到秋来”的意象,表现了对时间流逝与季节更替的感慨,暗含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而后,诗人提及“淡烟低暝”与“逗渔灯前浦冷”,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暮色苍茫、静谧的氛围,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宁静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淡泊明志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有哪些?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中的“秋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