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10:56
送杨申职方通判信州
梅尧臣
从来饶信吏,爱宝袭侈越。
莫买冰玉盘,苍山斲明月。
明月有时生,穷岩有时竭。
君常抱清节,历职老无阙。
与我年齿同,独未变华发。
又为江外行,画舸羡明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申的祝福与希望。诗中提到,从古到今那些贪恋奢华的官吏总是很多;我劝你不要去购买冰玉制成的盘子,因为它们比苍山的明月更显得奢侈。明月偶尔会出现,而穷岩也有枯竭的时候。你始终保持着清白的节操,历任职务而没有贪污。你我同龄,但你却没有白发,依然年轻。而今又要前往江外任职,我为你能乘画舸出行而感到羡慕。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崇尚自然,关注社会,作品风格清新质朴,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为主。
这首诗写作于梅尧臣送别好友杨申赴新任职务时,表达了对杨申的祝福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思考。
梅尧臣的《送杨申职方通判信州》是一首充满友情与哲思的诗。诗中通过对比奢华与清贫、贪婪与清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开篇即引入“饶信吏”和“冰玉盘”的对比,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奢侈生活的荒唐。紧接着提到“明月有时生,穷岩有时竭”,似乎在提醒杨申要保持清白之心,珍惜难得的清白与节操。
“君常抱清节,历职老无阙”则展现了对杨申的赞美与鼓励,诗人以此希望杨申在新的职务中继续保持自己的操守。最后两句“与我年齿同,独未变华发”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诗人既羡慕友人的前途,又感叹自己在时光流逝中的变化。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深沉的友谊。梅尧臣的诗作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对奢侈与清贫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对官场现象的批判。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清白节操的赞美与对奢华生活的否定,表达出一种纯粹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祝福,鼓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
关于“信吏”的理解,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诗中“莫买冰玉盘”是劝诫什么?
诗歌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梅尧臣的《送杨申职方通判信州》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前者注重于对节操的赞美和对奢侈生活的批判,后者则更加侧重于感伤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但主题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