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48
北齐二首
作者:韩偓
任道骄奢必败亡,且将繁盛悦嫔嫱。
几千奁镜成楼柱,六十间云号殿廊。
后主猎回初按乐,胡姬酒醒更新妆。
绮罗堆里春风畔,年少多情一帝王。
神器传时异至公,败亡安可怨匆匆。
犯寒猎士朝频戮,告急军书夜不通。
并部义旗遮日暗,邺城飞焰照天红。
周朝将相还无体,宁死何须入铁笼。
任凭骄奢的道理必然会导致灭亡,何不在繁盛中取悦妃嫱。
几千面妆镜成为楼柱,六十间云雾缭绕的殿堂。
后主刚刚打猎归来,乐声初起,胡姬酒醒后重新化妆。
华丽的绮罗堆积在春风旁,年轻多情的帝王。
神器传承的时光与公道不同,败亡又怎能怨恨匆匆?
寒冷的猎士早晨频繁被屠戮,急报书信在夜里无法传通。
并部的义旗遮蔽了日光,邺城的火焰照亮了天际。
周朝的将相尚且无体面,宁愿死去何必进铁笼?
韩偓(约850年—约900年),唐末诗人,号“天水”。他以写景抒情见长,其作品多描写历史兴亡,关心国家命运。
《北齐二首》创作于唐代,背景是对北齐王朝的反思与批判,反映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不满。
《北齐二首》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描绘,揭示了骄奢与腐败的必然结果。诗中开篇即指出奢靡的生活终究会导致灭亡,紧接着描绘了繁华的宫廷生活,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后主在享乐中忘却了国家的安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覆灭,这体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深刻批判。
而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烈和绝望,诗中提到的“犯寒猎士朝频戮”,表现出战士的悲惨命运和国家的危机。并部的义旗遮蔽日光,象征着战乱带来的无尽黑暗与恐慌。最后一句“宁死何须入铁笼”,更是表达了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表面上是对战士的呼喊,实际上是对当权者的警示。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警示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统治者,骄奢腐化终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令人深思。
以下哪一句反映了奢侈的生活?
A. 击鼓鸣金
B. 任道骄奢必败亡
C. 青山绿水
“宁死何须入铁笼”的意思是?
A. 宁死也不愿被囚禁
B. 宁愿活着
C. 入铁笼也无妨
诗中提到的“后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刘后主
C.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