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1
曲江夜思
作者: 韩偓 〔唐代〕
鼓声将绝月斜痕,
园外闲坊半掩门。
池里红莲凝白露,
苑中青草伴黄昏。
林塘阒寂偏宜夜,
烟火稀疏便似村。
大抵世间幽独景,
最关诗思与离魂。
鼓声快要停止了,月光在斜照。
园外的闲坊半掩着门。
池塘里的红莲上沾着白露,
花园中的青草伴随着黄昏。
林间水塘寂静,特别适合在夜晚,
烟火稀少,宛如村庄的情景。
大概世间那些幽静孤独的景象,
最能引发诗人的思绪和离愁。
作者介绍:
韩偓(约789-850年),字仲之,号平泉,唐代诗人,生于南阳。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常常在夜晚游览曲江,触景生情,抒发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曲江夜思》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诗的开头,鼓声渐绝,月光斜照,给人一种即将结束的感觉,似乎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接着,描写了园外的闲坊和半掩的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一种无奈的等待。
池塘中的红莲和白露,花园里的青草与黄昏的搭配,生动展现了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两句,诗人将这种幽静的景象与诗思和离魂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浓厚的思乡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孤独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冲突。
诗词测试:
诗中“鼓声将绝”的意思是:
A. 鼓声很响
B. 鼓声快要停止
C. 鼓声很悦耳
D. 鼓声没有影响
诗中描写的“池里红莲”象征着:
A. 凋零
B. 美好与清新
C. 悲伤
D. 孤独
全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与思乡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