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雷公》

时间: 2025-05-21 17:42:36

诗句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42:36

原文展示: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白话文翻译:

一个闲人倚靠在柱子上,嘲笑雷公,接着又朝深山里雷声震动的怪松树看去。
如果真有能使天下复苏的愿望,那还不如惊醒武侯的龙呢。

注释:

  • 闲人:指无所事事的人。
  • 雷公:古代神话中的雷神,负责掌控雷电。
  • 霹怪松:形容在雷电轰鸣中被击打的松树。
  • :复苏、复兴。
  • 天下意:指天下人们的期盼或愿望。
  • 武侯:通常指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因其智慧与谋略被誉为“武侯”。
  • :象征权力和威严,特别在中国文化中,龙常常代表着帝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96年-约870年),字季真,号平江,唐代诗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作为题材,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繁荣,文人墨客兴起,诗歌创作活跃。诗中通过对雷公的嘲笑,反映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世间的思考。开篇的“闲人倚柱笑雷公”便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闲人对雷公的嘲笑,似乎在表达对传统神话人物的调侃,给人一种亲切感。接着转向“又向深山霹怪松”,雷声响起,似乎暗示着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

而后两句则引入了更深层的思考,提到“苏天下意”,表达了对社会复兴的期盼,但随即又用“何如惊起武侯龙”来反衬,似乎在说,真正的复兴与期望,或许不是单靠神灵的力量,而是需要智慧与勇气的结合,正如诸葛亮的龙一样,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

整首诗在运用对比手法时,成功地将轻松的氛围与深刻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人倚柱笑雷公:一个闲适的人倚靠在柱子上,嬉笑着雷公,展现了诗人对雷神的轻松态度。
  2. 又向深山霹怪松:声音传来,诗人目光投向深山,那里因为雷电而被击打的松树,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
  3. 必若有苏天下意:如果真有让天下复苏的愿望。
  4. 何如惊起武侯龙:那还不如唤醒诸葛亮的龙,暗示真正的复兴需要智慧、勇气和行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用“雷公”与“武侯龙”进行对比,前者是神话中的角色,后者是历史人物,显示了不同层面的力量。
  • 拟人:将雷公拟人化,使其具有情感,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比喻:通过“惊起武侯龙”,暗示需要智慧与行动的结合。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雷公的嘲讽与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复兴的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复兴不仅需要神灵的庇佑,更需要智慧与勇气的结合,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公:象征着自然力量与神秘。
  • 霹怪松:代表自然的威严与人类的渺小。
  • 武侯龙:象征智慧、权力与历史的丰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闲人倚柱笑雷公”的意思是什么? A. 闲人嘲笑雷公
    B. 闲人害怕雷公
    C. 闲人在看雷公
    D. 闲人与雷公对话

  2. 诗中提到的“武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诸葛亮
    D. 孙权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韩偓的《雷公》在风格上更显轻松幽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阔。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塑造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但表达方式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七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六桑钩 送钱驾部知邛州 荆山 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舟中夜与家人饮 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 闻表兄施先辈上第 寄河阳签判富彦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大度包容 门字框的字 蕲簟 糜草 仙才 言狂意妄 磨礲浸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灵景 提手旁的字 娇娇滴滴 抛声衒俏 抓心挠肝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