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34:50
绍古辞七首 其七
作者:鲍照
暖岁节物早,万萌迎春达。
春风夜㛹娟,春雾朝晻霭。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
天传愁民命,含生但契阔。
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期景象。随着暖春的到来,各种萌芽的植物纷纷迎接春天的到来。春风在夜晚轻轻拂过,春雾在清晨弥漫。可以轻易采摘的兰叶和柔软的桑条,给人以生机。而面对美好的春景,诗人却感到怨恨和无奈,静静守候在闺闼中。天意似乎传达了人们的愁苦,生命的契约却又让人感到遥远。忧愁的情绪无法融入社会,生活混乱得如同盘绕的葛藤。
作者介绍
鲍照(约400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奇士”。他以诗歌著称,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诗中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忧愁与对社会的思考,借春天的景色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鲍照的这首《绍古辞七首 其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然而,诗中潜藏的忧伤与无奈却让人倍感沉重。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万物复苏,春风拂面,这种生机盎然的画面与接下来的情感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诗人面对美丽的春景,却感到心灵的孤独与无奈,静静守候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无法融入到生机勃勃的季节里。
诗中“怨咽对风景”,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怨恨,暗示他内心的痛苦与失落。尤其是“天传愁民命”,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苦难结合起来,反映了诗人对民众命运的关心与思考。最后以“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结束,展现了一种无处诉说的忧伤,恰如缠绕的葛藤,难以理清。
逐句解析
暖岁节物早,万萌迎春达。
描述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春风夜㛹娟,春雾朝晻霭。
春风轻柔,夜晚与清晨的雾霭交织,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自然景象中,兰叶和桑条的柔软,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
面对美景,诗人却感到怨恨与无奈,内心的烦闷显露无遗。
天传愁民命,含生但契阔。
诗人对民众悲惨命运的感慨,生命的契约却又显得遥远。
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
个人的忧愁与社会的混乱交织,情感复杂而难以解脱。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美丽描绘,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表达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暖岁"是指什么?
a) 寒冷的年份
b) 温暖的年份
c) 多雨的年份
d) 干旱的年份
“怨咽对风景”中的“怨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的《绍古辞七首 其七》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在美丽景色中的孤独感,但鲍照更强调对社会的关注和个人的忧愁,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生命的洒脱态度。两者的情感基调和抒发方式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