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18:50
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
树回雾萦集,山寒野风急。
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
赖树自能贞,不计迹幽涩。
在寒冷的野外,雾气朦胧,苍翠的松柏在阴冷的山中伫立。
树木被雾气环绕,山中寒风急促。
岁月流逝,万物凋零,孤独的坚贞又为谁而存在呢?
只靠树木自能坚贞,无需在意那幽暗而曲折的痕迹。
“孤贞为谁立”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忠贞不渝的追求,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身情操的自省与质疑。
作者介绍: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晋,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著称。鲍照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他的诗常表达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坚贞,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自然环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坚贞品质的思考。开篇“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阴冷、朦胧的景象,立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通过“树回雾萦集,山寒野风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冷酷与孤寂。诗人在感受到自然的无情后,转而思考“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对自己坚守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疑问。最后一句“赖树自能贞,不计迹幽涩”则是对自己内心坚持的肯定,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坚贞的品质也能自我坚守,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与挫折。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坚贞的自我勉励,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孤独与坚贞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与对现实的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怎样的?
“孤贞为谁立”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赖树自能贞”主要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鲍照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坚贞,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