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0:36
作者:鲍照 〔南北朝〕
欲宦乏王事,结主远恩私。
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
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
圣灵烛区外,小臣良见遗。
我想要做官,却没有王朝的事情可做,
因此与远方的恩主结下私交。
我做事不是为了名声,只是为了自己,
所以书信散落在帐帷中,毫无用处。
在冰冷的冬月之下,
我披着雪,去园里采摘葵菜。
神圣的光明在较远的地方闪烁,
小臣我只希望能得到一点遗惠。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生活在动荡的时期,处境艰难,常常感慨政治的黑暗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鲍照面临仕途乏力、不得志的情况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个人生活的思考。
在《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一》中,鲍照通过对政治失望的表达,展示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诗的开头便指出了他对宦途的渴望,但因缺乏王朝的事情而不得不寻求私人关系。这种对名利的追逐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身价值的迷茫。
接下来,诗人强调了自己的动机,并非追求名声,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这种坦诚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对现状的无奈和对名利的漠视。诗中提到的“散书徒满帷”进一步强化了他在政治上的孤立无援,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冰雪覆盖的冬天中,独自去园中采摘葵菜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艰难生活的写照,更是在逆境中寻求生存的努力。这种努力与失望交织,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鲍照对仕途的无奈和对个人生存的反思,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欲宦乏王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散书徒满帷”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鲍照的诗更为个人化,表达了对政治的失望,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都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