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蚕妇》

时间: 2025-07-27 23:34:17

诗句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4:17

原文展示: 蚕妇 张俞 〔宋代〕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进城去卖蚕丝,回来的时候眼泪沾满了手巾。那些全身穿着美丽丝绸衣服的人,都不是像我这样辛勤养蚕的人。

注释:

  • 蚕妇:指养蚕的妇女。
  • 城市:指进城去卖蚕丝。
  • 泪满巾:形容极度悲伤,眼泪多到沾满了手巾。
  • 遍身罗绮者:全身穿着华丽丝绸衣服的人。
  • 养蚕人:指从事养蚕工作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俞,字少愚,号白云先生,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一个养蚕妇女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养蚕妇女和穿着华丽丝绸的人,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辛酸。诗中的“泪满巾”形象生动,表达了养蚕妇女的悲愤和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日入城市:描述养蚕妇女进城去卖蚕丝的情景。
  2. 归来泪满巾:表达了她回来时的悲伤和失望。
  3. 遍身罗绮者:指出那些穿着华丽丝绸的人。
  4. 不是养蚕人:强调这些人不从事养蚕工作,暗示社会的不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养蚕妇女和穿着华丽丝绸的人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平等。
  • 象征:“泪满巾”象征着养蚕妇女的悲愤和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社会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辛酸,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泪满巾:象征养蚕妇女的悲愤和无奈。
  • 遍身罗绮者:象征社会的富裕阶层,与养蚕妇女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张俞 D. 王维 答案:C

  2. 诗中的“泪满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3. 诗中的“遍身罗绮者”指的是什么人? A. 养蚕人 B. 农民 C. 商人 D. 穿着华丽丝绸的人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卖炭翁》白居易:同样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劳动者的辛酸。

诗词对比:

  • 《蚕妇》与《卖炭翁》:两者都通过劳动者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辛酸。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诗选注》
  • 《张俞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除授太学国子监司籍之职因赋 题赵仲穆彦徵画马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 赏徐园紫薇花 秋夜不寐偶成小诗示攸县蒋春岩主人 登黄山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蛆虫 连结尾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专擅跋扈 樊楼 包含锁的成语 天道人事 炎躔 旗鼓相望 爪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风马不接 歇台 鷩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