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34
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丽则风骚后,公然我词客。
晚依方外友,极理探精赜。
吻合南北宗,昼公我禅伯。
尤明性不染,故我行贞白。
随顺令得解,故我言芳泽。
霅水漾清浔,吴山横碧岑。
含珠复蕴玉,价重双南金。
的皪曜奇彩,凄清流雅音。
商声发楚调,调切谱瑶琴。
吴山为我高,霅水为我深。
万景徒有象,孤云本无心。
众木岂无声,椅桐有清响。
众耳岂不聆,钟期有真赏。
高洁古人操,素怀夙所仰。
觌君冰雪姿,祛我淫滞想。
常吟柳恽诗,苕浦久相思。
逮此远为郡,蘋洲芳草衰。
逢师年腊长,值我病容羸。
共话无生理,聊用契心期。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文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早年我陪伴文人墨客,深入探讨文字的奥义。美丽的文辞常常使我成为风骚的后辈,我在此坦诚地称自己为词客。晚年依托于外界的朋友,极力追求真理的深邃,恰好与南北宗的学说相吻合,昼公向我传授禅理。尤其是他明白性情不被世俗所染,因此我也努力保持纯洁。跟随命令而得到的领悟,使我语言中透出芳香的气息。霅水轻荡,吴山横亘,清澈的水面像珠子一样,青翠的山峦如同玉石,价值不凡。那清亮的色彩,凄清的流音,如同商声与楚调,和谐动人。吴山高耸,我心向往,霅水幽深,令我沉醉。万千景象只是表象,孤云却无意于此。众多树木难道没有声音吗?椅桐的清响在耳边回荡。难道众人都不倾听吗?钟期的音乐真可赏玩。古人的高洁操守是我一直仰慕的,面对君子如冰雪般的姿态,驱散我心中的浑浊之念。常常吟诵柳宗元的诗篇,令人思念不已。如今远在郡中,芳草在蘋洲已渐衰败。逢年过节长久相聚,正值我病弱容颜。我们共同探讨无生的道理,聊以契合心灵的期望。
于頔(约公元790年-约公元849年),字德懿,号静斋,唐代诗人,生于福建。于頔为人文雅,擅长诗歌和书法,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卧病期间,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中透露出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和人文情怀的诗作。全诗以诗人卧病在床的状态为背景,借助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人开篇以“夙陪翰墨徒”自述自己的文人身份,显示出他与文人墨客的交往与深入探讨,接着通过对美丽辞章的追求,表达他对文学的挚爱。此后,诗人提到与“方外友”的关系,强调了他对高洁理想的向往。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通过“霅水漾清浔,吴山横碧岑”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秀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
最后,诗人以与友人共同探讨无生理的情景作结,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心灵契合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的追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哲思。
本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展现了对高洁品行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爱。
霅水与吴山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理想和追求。珠玉的意象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珍贵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诗人于何时与文人墨客交往?
诗中提到的“霅水”象征什么?
诗人认为高洁的品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