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08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三十年前我走过这条路,父亲和兄弟陪着我。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已是白发苍苍,想要寻找当年的痕迹,却已经迷失了方向。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感慨,这一主题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如《静夜思》中对家乡的思念。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名的变法家。他在诗词创作上,提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作品追求清新俊逸的风格,常表现对社会的关心和个人的感慨。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是王安石在晚年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在经历了政治风波与个人生活的变化后,诗人回到曾经的地方,感受到强烈的时间流逝感和对亲情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亲情的眷恋。三十年前的青葱岁月,父兄的陪伴令他倍感温暖,而今天重回故地,已是白发苍苍,周围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这样的情感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
诗中“欲寻陈迹都迷”的表述,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仿佛时间的河流冲刷掉了所有的记忆,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无处可寻的过往。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出普遍的人生哲理:人总是要经历时间的洗礼,最终面对的是无常。王安石通过这样的抒情,勾勒出了一幅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迷惘图景,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怀念,表达了人生在岁月的变迁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迷惘。王安石通过这一主题,揭示了人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如何面对过去与现在的矛盾与冲突。
王安石在诗中回忆的是哪条路?
诗中提到的“白首”是指什么?
诗人重返旧地时的心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