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46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天空一片青翠,千山互相高耸。
我放马倚靠在长崖上,烟云争相涌动。
远处看去,嵩山似乎低矮,近处又怎能与衡山相比呢?
何必在此眺望游览,过路的人都匆匆而过。
我将要登上山巅,俯瞰滔滔海洋。
旁边的人告诉我,世上还有谁能忽视这一切。
深邃的山谷无法俯视,藏匿着各种妖物。
狼虎成群,奔跃而出,蜿蜒的蛇在土窟中盘旋。
可惜这危绝的高山,岁月久远已沉没。
谁来清理这条泥泞的小路,让万里游人得以出行?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提倡以法治国,注重社会改革。其诗风豪放,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游览高山时,表达了他对壮丽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人世浮华的思考。山水之美与人事之繁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望晼》是一首描绘山川壮丽与人事繁忙的诗作。开篇即以“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展现出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山的巍峨与远方的神秘。接着,诗人以“放马倚长崖”描绘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似乎与世无争,然而“过者辄仓卒”的描写则体现了人们的匆忙与无奈,令人反思。
诗中“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更是表现出诗人渴望超越平凡的心态,想要在高处俯视世间万象,感受大自然的浩瀚与深邃。通过“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的描写,王安石揭示了自然之中潜藏的危险与未知,同时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气势,意象生动,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壮丽的自然面前,感受到人世的渺小与无常,反映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沉思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与匆忙的人世,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些?
A. 河流
B. 高山
C. 草地
D. 城市
“奚为鲜眺览”中的“奚为”意为?
A. 何必
B. 为什么
C. 何时
D. 何地
诗中提到的“狼虎群”象征着什么?
A. 安宁
B. 危险
C. 美好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