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9:01
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 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风吹拂着几亩的梧桐树,箨龙这个名字是为了留住高人。 无须乞求米粮来供养高士,只愿在这里开轩享受游乐。 这地方的七位贤者谁在傲视群雄,何时才能与六逸共酬歌唱? 在衰败的境地中,我的心没有牵挂,依然有如子猷般的家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苏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以“变法”而闻名,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富强和社会安定。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深邃,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理想遭遇挫折之时。诗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高雅生活和家风的珍视。
王安石的《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不仅是对高人雅士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诗中以“风玉萧萧”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紧接着引入“箨龙”这一形象,象征着道德与智慧的结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不愿依赖他人、渴望独立生活的愿望,提出“无须乞米”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一种高洁的品格。
从“此地七贤谁笑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名士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与无奈。最后,作者在思索衰败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心灵的宁静与家风的传承,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自信。
整首诗以清新、洒脱的笔调,展现了王安石的内心世界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高人雅士的敬仰,对独立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家风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
诗中提到的“箨龙”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高人雅士
C. 一种乐器
D. 一座山
“不须乞米供高士”的意思是什么?
A. 不愿意依赖别人
B. 愿意帮助高士
C. 需要乞讨
D. 追求财富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向往高洁的生活
C. 赞美自然
D. 反映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