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御製读唐书》

时间: 2025-05-04 04:33:35

诗句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33:35

原文展示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白话文翻译

段忠烈真是贤良,伟大的事迹自古流传。
凡事必怀刚毅之心,哪能轻易废弃法典和刑罚。
他所制定的英明规章传承千古,然而乐石的功德却难以铭记。
初始的密议就如同使用,艰难险阻岂是容易显露的。

注释

  • 贤哉:贤良之意,称赞的意思。
  • 段忠烈:指段志玄,唐朝著名的忠臣和英雄。
  • 振迹:振兴留下的足迹,指光辉的业绩。
  • 邠宁:指邠州和宁州,历史上与段忠烈相关的地名。
  • 刚毅:坚强刚直的性格。
  • 典刑:法律和刑罚。
  • 英规:英明的规章制度。
  • 乐石:乐石被认为是古代的圣贤,象征着功德。
  • 艰危:艰难和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子元,号梅溪,生于宋代,主要以诗文闻名。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咏史为主,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

本诗是响应皇帝对《唐书》的阅读而作,旨在赞美历史上忠臣的品德和成就,借以反映当时对忠诚和法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段忠烈为主线,展现了对忠臣品德的崇高敬意。开头即以“贤哉”称赞段忠烈,表现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接着通过对其事迹的回顾,强调了其刚毅的品格和坚守法度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古典法治的崇尚。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乐石”,暗指历史的功德难以铭记,反映出对历史传承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密议初如用”一句,折射出在艰难险阻面前,忠诚与智慧的应对之道。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严谨,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贤哉段忠烈:称赞段忠烈的贤良品德,强调其伟大。
  2. 振迹自邠宁:他的事迹自古以来便流传于世,影响深远。
  3. 动必怀刚毅:做事必定要有刚毅之心,表现出对法治的重视。
  4. 何尝废典刑:强调不能轻易废除法律和刑罚。
  5. 英规方贯古:他的英明规章制度延续至今。
  6. 乐石谅难铭:乐石的功德难以铭记,表明历史传承的艰难。
  7. 密议初如用:开始的秘密议论就像使用东西,意味着策略的重要性。
  8. 艰危岂易形:艰难险阻并不容易显露,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贤哉段忠烈” 与“动必怀刚毅”的对仗,使得整体结构更具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段忠烈的赞美,展现了对忠诚、法治和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与法治精神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段忠烈:代表忠诚、勇气与历史人物的象征。
  • 法治:象征着社会秩序和公正。
  • 乐石:象征着历史功德与人们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贤哉段忠烈”中的“贤”指什么? A. 贤良 B. 富贵 C. 强壮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典刑”指的是? A. 法律 B. 食品 C. 文化
    答案:A

  3. “乐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财富 B. 功德 C. 劳动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文选》
  • 《唐书》相关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唐书》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忠诚的追求,但夏竦更侧重于对忠臣的赞美,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破家亡的哀痛。

这样的分析与展示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历史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阴 冬日斋中即事六首 其四 小憩 宿村舍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 初见石榴花 杂兴 寒夜读书 晚步 开书箧见韩无咎书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薪尝胆 怀给 同窗好友 见字旁的字 包含捷的成语 袒谪 面字旁的字 撞开头的成语 照结尾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颂德歌功 麟管 作浪兴风 高着儿 糸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垂念 折冲尊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