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8:23
何人凿山腹,高堂跨崔嵬。
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
弃置君莫问,且复共此杯。
谁在凿山而建高堂,跨越险峻的崔嵬?
悠悠的百年往事,像尘埃一般滚滚而去。
既然你我已无所依问,不如再共饮这杯酒吧。
傅宗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风格上多有沉郁之感。
此诗作于傅宗教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之际,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思古堂》是一首凝聚了历史感与哲思的诗作。开头的“何人凿山腹,高堂跨崔嵬”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诗人在此描述高堂的雄伟与艰辛,仿佛在追问历史的创造者,唤起对古代建筑与人文的敬仰。而接下来的“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则转入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难以追溯,百年间的事情如同滚滚而去的尘埃,难以再现。此句不仅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也引发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最后两句“弃置君莫问,且复共此杯”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洒脱的态度面对已逝的历史与无法追问的往事,选择与对方共享当下的美好时光,流露出一种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这种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珍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感动。
整首诗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同时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中“高堂”指代什么?
A. 高大的建筑
B. 一种饮品
C. 一种情感
“悠悠百年事”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生活的失落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选择与友共饮,反映了怎样的态度?
A. 逃避责任
B. 享受当下
C. 忍受孤独
傅宗教的《思古堂》与王之涣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历史与自然的沉思,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境遇,而《思古堂》则更突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