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3: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3:57:31
山下馆晓发
作者:梁梦雷〔明代〕
先晓仆夫催,芙蓉万叠开。
露漙花树重,路转烛光回。
马足悬崖瘦,猿声带月哀。
山深无俗驾,何事客频来。
清晨,仆人催促我起床,芙蓉花在晨光中万叠绽放。
露水打湿了花树,蜿蜒的路上烛光闪烁。
马儿在悬崖边显得瘦弱,猿猴的叫声在月下显得悲哀。
深山之中没有俗世的车马,是什么原因让客人频频来访呢?
此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猿声带月哀”可以引申为孤独和悲凉的情感,猿猴在文学中常常象征着哀伤和孤独的情绪。
梁梦雷,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下馆晓发》创作于明代,诗人在山下的馆舍中清晨起床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幽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山下馆晓发》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先晓仆夫催”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仆人的催促仿佛是对平静生活的一种打破。接着“芙蓉万叠开”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清晨的美丽,繁茂的芙蓉花在晨光中绽放,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诗中“露漙花树重,路转烛光回”展现了清晨的湿润与花树的繁密,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温暖的氛围,而“路转”的蜿蜒则暗示了人生的曲折与变化。接下来的“马足悬崖瘦,猿声带月哀”则使得整个画面转向了孤独与哀伤,马在悬崖上显得瘦弱,象征着生存的艰难,而猿声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悲凉。最后“山深无俗驾,何事客频来”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深山之中没有世俗的喧嚣,却难以解释为何还有客人频频造访,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先晓仆夫催
诗人清晨起床,仆人催促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节奏。
芙蓉万叠开
芙蓉花盛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生动而鲜活。
露漙花树重
露水滋润着花树,体现出清晨的湿润和清新。
路转烛光回
蜿蜒的道路上,微光闪烁,象征着前方的未知与希望。
马足悬崖瘦
马在悬崖上行走,显得瘦弱,暗示生存的艰难。
猿声带月哀
猿猴的叫声在月下显得孤独而悲伤,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山深无俗驾
深山之中没有世俗的喧嚣,体现出隐逸的宁静。
何事客频来
反问客人为何频繁造访,表现出对世俗与自然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清晨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淡泊。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芙蓉万叠开”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夜晚的星空
B. 清晨的花开
C. 雨后的山川
填空题:诗中“马足悬崖瘦”表现了生存的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