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神仙灿》

时间: 2025-05-20 04:01:08

诗句

谭哥昔日,赡养家缘,积孽有若山丘。

因遇仙师,东历海岛三州。

劝诱顽愚向善,悟轮回、舍爱回头。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云水闲游。

因过怀州仙府,后闲行贵县,时遇深秋。

迤入严冬寒冷,得避无由。

不免化些纸布,望诸公念忆同流。

如省悟,结云朋霞友,物外同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01:08

原文展示

神仙灿
谭处端 〔元代〕

谭哥昔日,赡养家缘,积孽有若山丘。
因遇仙师,东历海岛三州。
劝诱顽愚向善,悟轮回舍爱回头。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云水闲游。
因过怀州仙府,后闲行贵县,时遇深秋。
迤入严冬寒冷,得避无由。
不免化些纸布,望诸公念忆同流。
如省悟,结云朋霞友,物外同修。

白话文翻译

曾几何时,谭哥为了养家糊口,积累了许多罪孽,仿佛高山一般沉重。后来他遇到了仙师,东行到海岛和三州。仙师劝导那些顽固愚昧的人向善,领悟轮回的真谛,放下对爱的执着,回头是岸。他顺应缘分,过着清贫柔弱的生活,像云水一样游荡。经过怀州的仙府,后来又闲游至贵县,正值深秋时节。随着冬天的来临,寒冷袭来,无法找到避寒之处。无奈之下,他化些纸布,希望众位同道能够忆起他。若能领悟,便能结交云雾中的朋友,超越世俗的羁绊,共同修行。

注释

  • 谭哥: 指谭处端自己,或可以理解为一位普通人。
  • 赡养家缘: 指养活家庭的理由或缘故。
  • 积孽: 积累的罪孽。
  • 仙师: 指引导他走向善道的仙人。
  • 劝诱顽愚向善: 劝说那些固执愚昧的人向善。
  • 云水闲游: 像云和水一样悠闲自在的游荡。
  • 怀州: 地名,指怀州的仙府。
  • 化些纸布: 指化纸钱等祭祀用品,希望得到他人的纪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元代诗人,以诗歌和道教思想相结合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富有仙气和禅意。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在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与积累的罪孽后,诗人通过与仙师的相遇,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向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神仙灿》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刻反思的诗。诗中描绘了谭处端从一个普通人到与仙师相遇,经历心灵转变的过程。开篇即以“赡养家缘,积孽有若山丘”引入,展现了生活的沉重与困扰。这种对生活的苦痛与反思,具有普遍性,许多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鸣。

接下来,诗人通过仙师的劝导,强调了善与恶的选择,表达了对轮回与爱的理解。这种转变不仅是个人的修行,更是对社会愚昧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希望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影响他人的美好愿望。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云水闲游”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向往那种不受物质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这种洒脱与淡然,恰恰体现了道教的思想精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人情味,诗人希望能够与同道中人结交,共同修行。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在哲理的深度之外,也呈现出一种人际间的温情与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谭哥昔日,赡养家缘,积孽有若山丘": 反映了诗人过去的苦难与积累的罪孽。
  • "因遇仙师,东历海岛三州": 描述了转折点,遇见仙师,开启新的旅程。
  • "劝诱顽愚向善,悟轮回舍爱回头": 强调了善与恶的选择,以及对爱的放下。
  •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云水闲游": 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因过怀州仙府,后闲行贵县,时遇深秋": 通过地名与季节描绘生活的状态。
  • "迤入严冬寒冷,得避无由": 描绘了冬季来临时的无奈与困境。
  • "不免化些纸布,望诸公念忆同流": 期待他人的纪念与共鸣。
  • "如省悟,结云朋霞友,物外同修": 期望与他人共同修行,达到超脱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 “积孽有若山丘”将罪孽形象化,增强了其沉重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云水闲游”与“守清贫柔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云、水、仙师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生的反思和修行的追求,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善良的向往。通过与仙师的相遇,诗人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渴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师: 代表智慧与引导,是人生转折的关键。
  • 云水: 象征自由与随性,追求超脱的生活状态。
  • 寒冷: 代表困境与挑战,考验人的内心与信念。
  • 纸布: 祭祀用品,象征对过往的怀念与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谭哥昔日"中的“昔日”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现在
    B. 过去
    C. 未来

  2. 诗中提到的“仙师”是指什么?
    A. 一个普通人
    B. 引导谭哥走向善道的智慧者
    C. 一个历史人物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反思人生与追求内心的宁静
    C. 对爱情的执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同样探讨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谭处端的《神仙灿》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体现了道教思想,但风格各异,前者更注重内心的修行,后者则强调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和谐。
  •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首诗在意象使用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酬周侍郎贺放榜) 藏头诗 七言诗 六安枕铭 樽铭 袜铭 车右铭 车左铭 三言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饭 言者心之声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見字旁的字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聚蚊成雷 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若木 竿头日上 石镞 血字旁的字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微号 铨除 一雷二闪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