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42
不寐
作者:徐照 〔宋代〕
拥衾多不寐,吟思被愁分。
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
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
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眠的苦恼,因思虑而愁苦。他感受到雪的寒气透过窗帘飘入房间,远处传来的鸿雁鸣叫伴随着雨声。他的孩子由于饥饿而辍学,亲人去世后也未能为其安葬。他不禁感叹,为什么生活会如此贫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却又无从言说。
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主要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生活困苦之时,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身为一名文人,诗人在艰难的生活中感受到深深的忧虑与愁苦,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寐》这首诗以“拥衾多不寐”开头,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因愁苦而无法入眠的状态。诗中通过“雪气”和“鸿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诗人在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寒冷与声音时,内心的愁苦愈发显得沉重。
接着,诗人提到“儿饥因废学”,不仅表达了对孩子们未来的关心,也暗示了社会的悲剧——在贫困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的困境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更深的悲哀。最后,“何致贫如此”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不解,透出了一种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整首诗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个人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社会的关切与深刻的思考。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人夜晚为何无法入眠?
A. 因为外面太吵
B. 因为忧愁
C. 因为太热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儿饥因废学”意指什么?
A. 孩子不想学习
B. 孩子因饥饿而辍学
C.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答案:B
“何致贫如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满意
B. 无奈与困惑
C. 忽视
答案:B
徐照的《不寐》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两首诗均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社会动荡对个体的影响,但徐照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苦痛,而杜甫则以更广泛的社会背景进行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