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3:39
轩辕黄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
周流三十六洞天,洞中日月星辰联。
骑龙驾景游八极,轩辕弓剑无人识。
东海青童寄消息。
黄帝轩辕刚刚得道成仙,去了鼎湖已经三千年。
他周游了三十六个洞天,洞中日月星辰交相辉映。
骑着龙,驾着光辉游遍八方,轩辕的弓剑无人再识。
东海的青童寄来消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子渊,晚唐时期的诗人,其诗风多变,兼具清逸与豪放。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表达了对黄帝的崇敬以及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诗中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元素,体现了顾况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悲歌六》是顾况对黄帝传说的再现,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开头提及“轩辕黄帝”,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历史背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初得仙”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对黄帝的崇拜,也暗示了人们对超越现实生活的渴望。
“鼎湖一去三千年”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黄帝的永恒。在这里,鼎湖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越凡尘的理想。接着,“周流三十六洞天”引入了道教文化中仙境的概念,洞中日月星辰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宏伟的宇宙画卷,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骑龙驾景游八极”,描绘了黄帝的自由与豪迈,象征着他作为神仙的无拘无束。最后一句“东海青童寄消息”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青童的消息似乎是对人们的启示,暗示着人类与神灵之间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黄帝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又有对道教文化的诠释,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黄帝的崇拜与对道教文化的向往,透过对超凡境界的描绘,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轩辕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的帝王?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唐代
“鼎湖一去三千年”中的“鼎湖”象征着什么?
A. 未来
B. 远古的神秘
C. 现实生活
D. 道教的教义
诗中提到的“东海青童”是什么角色?
A. 传递消息的神秘角色
B. 战士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顾况的《悲歌六》与李白的《将进酒》在风格上有显著不同。顾况的诗更多地关注历史与文化的深度,体现出对传统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奔放,表达了个人的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