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时间: 2025-04-26 18:42:37

诗句

(持斧,启戎士也。

戎士伐松柏为蒸薪。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37

诗词名称: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作者: 顾况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持斧,启戎士也。戎士伐松柏为蒸薪。孝子徘徊而作是诗。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持斧的人在激励士兵,士兵们砍伐松柏树作为蒸汽的燃料。孝顺的儿子在旁徘徊,写下了这首诗。持斧的人啊,持斧的人,不要砍伐我的松柏树啊。

注释:

  • 持斧:拿着斧头,象征着耕作或战争。
  • 启戎士:启发或鼓励士兵。
  • 孝子:指孝顺的儿子,表现出对家庭的重视。
  • 松柏:松树和柏树,象征长青和持久的生命力,寓意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和对家庭责任的思考。诗中通过持斧士兵的形象,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对生命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持斧的形象不仅是一个砍伐者,更是一个引导者,他在激励士兵的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的敬畏。诗中孝子的徘徊,体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表现出对砍伐松柏的无奈与反思。松柏作为长青的象征,一方面代表了生命的坚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重。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传统美德的呼唤。尤其是最后一句“无剪我松柏兮”,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带着强烈的情感诉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持斧,启戎士也。:持斧的人象征着鼓舞士兵的角色。
  2. 戎士伐松柏为蒸薪。:士兵们砍伐松柏作为燃料,暗示战争的残酷。
  3.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孝顺的儿子在旁思索,感慨而作。
  4.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重复强调持斧者的行为,表达对松柏的保护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持斧持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重复:通过重复强调情感的紧迫性。
  • 比喻:持斧者不仅是一个砍伐者,更是家庭责任的象征。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对家庭责任的思考,以及对战争破坏性的反思。通过持斧者与孝子的对比,展现出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持斧:象征着力量和破坏,也可以看作是对责任的担当。
  • 松柏: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长久,隐喻自然和家庭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持斧的人主要是为了什么?

    • A. 砍伐松柏
    • B. 激励士兵
    • C. 写诗
    • D. 烧水
  2. “孝子”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士兵
    • B. 砍伐者
    • C. 对家庭的重视
    • D. 自然的保护者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较,两首诗都反映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但顾况更加注重家庭与责任的结合,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社会的困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三 花港观鱼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九 曲院荷风 西湖竹枝词 其四 西湖曲 西湖泛舟雨中分赋 其一 西湖咏春四首 其一 西湖 西湖有长年小许每以小舠载予往来湖中临行乞 西湖嬉春词六首 其二 西湖夜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凉不酸 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颐开头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拾遗求利 温给 森林 弓字旁的字 谢胡蝶 黄字旁的字 抓腮挖耳 妍姿妖艳 容和 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谢后 里字旁的字 倚势挟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