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1:18
险竿歌
作者: 顾况 〔唐代〕
宛陵女儿擘飞手,
长竿横空上下走。
已能轻险若平地,
岂肯身为一家妇。
宛陵将士天下雄,
一下定却长稍弓。
翻身挂影恣腾蹋,
反绾头髻盘旋风。
盘旋风,撇飞鸟惊猿绕,
树枝褭。
头上打鼓不闻时,
手蹉脚跌蜘蛛丝。
忽雷掣断流星尾,
矐睒划破蚩尤旗。
若不随仙作仙女,
即应嫁贼生贼儿。
中丞方略通变化,
外户不扃从女嫁。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宛陵的女子,她技艺高超,能够熟练地操控长竿,仿佛在空中自由飞舞,毫不畏惧险境。她的身手轻盈如同在平地上行走,怎会甘心只做一个普通家庭的妇女呢?宛陵的战士们勇猛无比,决心一旦下定,就如同拉起弓箭般果断。她在空中翻转,影子摇曳,肆意地舞动,头上的发髻在风中盘旋飞舞,仿佛带动了周围的鸟和猿猴。她的动作迅捷,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却又因手脚不甚灵活而跌倒。忽然间,雷声响起,仿佛撕裂了流星的尾巴,打破了神话中的蚩尤之旗。若不愿意追随仙人,成为仙女,那就只能嫁给盗贼,生下盗贼的孩子。中丞的智慧通达变化,外面的门不再锁住她,随她去嫁人。
顾况,唐代诗人,其诗风多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生活在唐代盛世,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而受到喜爱。
《险竿歌》创作于唐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与和平共存,女性地位逐渐抬升,诗中女子的形象体现了这种社会现象。诗人通过描绘巾帼英雄的形象,表达对女性独立精神的赞美。
《险竿歌》是一首富有动感与激情的诗歌,通过对宛陵女子的描写,展现了她超凡的技艺和独立的精神。诗中女儿的形象,既具勇敢又带有反叛传统的意味,她不愿意成为家庭主妇,而是希望能够在广阔天地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诗人用“轻险若平地”来形容她的技艺,生动地描绘了她在高空中舞动的英姿,显示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其次,诗中反复提到的“盘旋风”与“飞鸟惊猿”,不仅描绘了女子动作的灵动,也暗含了她的自由与不羁。这种对自然的呼应,使整个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她的生活不再被传统束缚,而是向往着更高的理想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用“若不随仙作仙女,即应嫁贼生贼儿”来警示,暗示着如果不追求更高的理想,最终只能沦为平凡的家庭主妇。这种对比强化了女子独立追求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女性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与呼唤。
整首诗歌传达了女性应当追求自由与个体价值的思想,强调了女子在社会中应有的独立地位和自我实现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宛陵女儿”主要象征什么?
A. 家庭主妇
B. 勇敢的女性
C. 普通女子
D. 传统女性
填空题:诗中“岂肯身为一家妇”表达了女子对____的拒绝。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长竿”是代表了束缚。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