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兰曲》

时间: 2025-05-04 10:14:19

诗句

门前春青水如罗,采兰船小长经过。

未须折兰喜相赠,见此自令忧思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19

诗词名称: 采兰曲

作者: 徐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门前春青水如罗,采兰船小长经过。
未须折兰喜相赠,见此自令忧思多。


白话文翻译:

在门前,春天的水面如同绸缎般青翠,采兰的小船缓缓驶过。
不必折下兰花来互相赠送,光是看到它,就让我心中忧思重重。


注释:

  • 门前: 指诗人家门前。
  • 春青水如罗: 描述春天的水面如绸罗一般青翠。
  • 采兰船小: 小船是专门用来采摘兰花的。
  • 未须折兰喜相赠: 不必为了互赠而折下兰花。
  • 见此自令忧思多: 看到兰花就不由得生出许多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于描绘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采兰曲》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诗人通过描写春水与兰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及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这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采兰曲》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面,门前青水如罗,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小船在水面上缓缓经过,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悠远的故事。诗中虽然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忧思,令人反思。通过“不须折兰”的语句,诗人表达了对兰花的珍视与对送别的无奈,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前春青水如罗:描绘春季水面如绸罗般的青翠,营造出宁静优雅的环境。
  • 采兰船小长经过:小船采兰,展示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
  • 未须折兰喜相赠: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珍惜,即使不折下赠送,仍然感受到兰花的美好。
  • 见此自令忧思多:看到兰花,内心却生出忧愁,暗示诗人对人事的感慨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如罗”比喻水面平静如绸缎,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自令忧思多”让情感具有人格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青水: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兰花: 代表美好与高雅,同时也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微妙。
  • 小船: 体现了轻松的生活气息,但也暗示着孤独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青水如罗”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水面
    • B. 兰花
    • C. 小船
    • D. 春天
  2. 诗人为何不需要折兰花?

    • A. 因为兰花已经枯萎
    • B. 因为他珍惜兰花
    • C. 因为他不喜欢兰花
    • D. 因为兰花太多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相似题材: 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在自然美景中,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不同风格: 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的沧桑,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

相关查询

送禅者游南岳 相和歌辞 苦寒行 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寄李洞秀才 题终南山隐者室 渚宫西城池上居 又寄彭泽昼公 宜阳道中作 夏日寓居寄友人 寄普明大师可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炼金客 在人耳目 祸福之门 竹字头的字 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掉舌鼓唇 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达权通变 真一酒 邑字旁的字 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湖绉 犬字旁的字 咽喉要地 飠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收兵回营 觐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