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3
作者:姚勉 〔宋代〕
唐有一僧妙医药,
得大医王三昧觉。
雨中盥手瀑檐飞,
惊叹病龙腥唾落。
须臾云雾忽销霁,
白发老人来矍铄。
自言病中困行雨,
愿得良针苏脉络。
授方寸剂应时愈,
拜奉仙方效思邈。
此事今无古信然,
说与时人谩惊噱。
早来忽得绢素轴,
挺挺祥龙露头角。
心知此龙非病者,
喷雾洒云天洗濯。
龙身不病泽四方,
万物全生总安乐。
此龙此医今是谁,
天王长老僧无著。
在唐朝,有一位高明的医生,
得到了大医王的三昧觉悟。
他在雨中洗手,水珠飞溅,
惊叹病龙吐出腥臭的唾液。
忽然,云雾散去,雨停了,
一位白发老人神采奕奕地来到。
他说自己在病中困扰,
希望能得到良药来舒缓病痛。
他恭敬地接受了药方,
期望能像神仙方志的思邈一样有效。
这件事如今没有古人相信,
说给现代人听,只是引来笑声。
不久我得到了绢素的卷轴,
上面描绘的祥龙挺立而出。
我心里知道这龙并非病者,
它喷出云雾,洗净了天空。
这条龙并不生病,滋润四方,
万物因它而生,皆得安乐。
这条龙,这位医生如今是谁?
是天王长老无著和尚。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人,字元济,号少山,擅长诗文,尤其在古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姚勉对医术与佛教的思考中,表达了对高明医者的敬仰,特别是无著法师在医学上的贡献。诗中通过比喻与象征,展现了医学的神奇与佛教智慧的结合。
《赠天王长老无著》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姚勉通过对一位高明和尚的描写,表达了对医术和智慧的敬仰。诗中以“病龙”象征人类的种种痛苦与困扰,而“天王长老”则是医术的象征,体现出佛教文化中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中修行的情景,突显了医者的高尚与不屈。通过“良针苏脉络”的比喻,传达出对医学的期待与信仰。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平仄对仗的手法,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情感上,诗人既有对古人智慧的怀念,也有对现代人失去信仰的惋惜,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最后,诗中留下悬念,促使读者思考:这位高明的医生究竟是谁,实际上正是无著法师,他不仅是医者,更是智慧的象征。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医学与智慧的结合,表达了对高明医者的敬仰及对健康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古人的怀念与对现代人失信的感叹,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明医生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病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医生
B. 病痛与困扰
C. 健康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天王长老”是谁?
A. 高明医者
B. 无著和尚
C. 思邈
D. 白发老人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赠天王长老无著》和《月夜忆舍弟》,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但《赠天王长老无著》更强调智慧与医术的结合,而《月夜忆舍弟》则集中在对亲情的思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