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西施捧心图》

时间: 2025-04-26 05:33:10

诗句

纻罗山头浣纱馀,酥胸娇拥颦不舒。

高轩直盖填寒闾,东家少妇羞弗如。

越宫选进吴王侧,光照姑苏春夺色。

鸱夷心痛痛更深,亦自颦眉但忧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10

题西施捧心图

作者: 姚勉 〔宋代〕

原文展示:

纻罗山头浣纱馀,
酥胸娇拥颦不舒。
高轩直盖填寒闾,
东家少妇羞弗如。
越宫选进吴王侧,
光照姑苏春夺色。
鸱夷心痛痛更深,
亦自颦眉但忧国。

白话文翻译:

在纻罗山顶上,浣纱的余晖映照,
那娇嫩的胸膛却因愁苦而皱眉不展。
高高的车盖遮住了她的寒舍,
东家的少妇比起她来都显得羞愧。
她被选入越宫,侍奉吴王,
其光辉照耀姑苏,春色更胜一筹。
鸱夷的心痛不断加深,
她也只得皱眉,忧国忧民。

注释:

  • 纻罗: 一种轻薄的织物。
  • 浣纱: 指洗涤纱布,这里描绘了西施在水边的情景。
  • 酥胸: 形容女子娇美的胸部。
  • 高轩: 指高大的车马,象征权贵。
  • 东家少妇: 指邻家年轻的已婚女性,用以衬托西施的美丽与身份。
  • 鸱夷: 西施的名字,传说她因国破而心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女性之美与国事之忧。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美丽与她因国破而生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及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题西施捧心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她内心的痛苦。诗中开篇便以“纻罗山头浣纱馀”引入,营造出一种优雅而恬静的氛围,然而随即转入对西施内心不舒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西施的娇美与她的愁苦结合,展现出一种“美丽与忧愁共存”的悲剧感。

接着,诗人描写了西施被选入吴王身边的光辉,却也从中看出她内心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通过“鸱夷心痛”一语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施的美丽不仅是外表的光鲜,更是内心深处的忧国之痛。这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使她的美丽显得更加深沉,充满了一种无奈的悲情。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西施美貌的歌颂,更是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纻罗山头浣纱馀: 描绘西施在山顶洗纱的情景,展现其优雅。
    2. 酥胸娇拥颦不舒: 西施虽然美丽,但因心中忧愁而愁眉不展。
    3. 高轩直盖填寒闾: 形象地描绘了西施的高贵地位。
    4. 东家少妇羞弗如: 用邻家少妇来衬托她的美丽。
    5. 越宫选进吴王侧: 西施被选入宫中,成为吴王的宠妃。
    6. 光照姑苏春夺色: 她的美丽超越了春天的景色。
    7. 鸱夷心痛痛更深: 西施的内心充满忧虑与痛苦。
    8. 亦自颦眉但忧国: 她的愁苦源于对国家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 “光照姑苏春夺色”将西施的美与春色相提并论,增强了其美的形象。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西施的美丽与她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揭示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西施: 美丽与悲剧的象征,代表了智慧与忧国的结合。
  • 浣纱: 代表女性的柔美与细腻,同时也暗示了她的悲剧命运。
  • 高轩: 象征权贵与荣耀,但也暗含着西施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西施在诗中被描绘为在何处浣纱?
      • A. 河边
      • B. 山顶
      • C. 海边
      • D. 院子里
    2. 诗中提到的“鸱夷”指的是?
      • A. 一种鸟
      • B. 西施的名字
      • C. 一种花
      • D. 一个地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西施子》: 另一首描写西施的作品,展现她的美丽与命运。
    • 《红楼梦》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 讨论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体现出唐诗与宋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长恨辞 残叶 乡思 子夜歌(和尚友) 蝶恋花 汉东楼 鄜延凯歌 其五 鄜延凯歌 其四 鄜延凯歌 其三 鄜延凯歌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洋 骄开头的成语 奋起直追 陈羹 见利忘危 韶光似箭 坐车 耂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奢华 绕搭 氏字旁的字 不分青红皂白 宝盖头的字 倒戈卸甲 衣字旁的字 滴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