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4: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4:32:28
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
文章发春葩,节行凛筠笴。
吾才已愧君,子齿又先我。
君恶予所非,我许子云可。
厥趣共乖时,畏涂难转輠。
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
每嗟游从异,有甚樊笼锁。
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袅娜。
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
无欺校雠贫,盐米尚余颗。
我与你的交情深厚,互相帮助如同水与火。
文章才华如春天的花朵般绽放,品德修养如竹子般坚韧。
我的才华对比于你,已经感到惭愧,而你又比我年长。
你厌恶我所不擅长的,我却愿意称赞你。
我们之间的兴趣却与时势不合,害怕在曲折的道路上迷失。
生活富足却家境贫寒,年纪渐长志向愈加坚定。
每当叹息游历的不同,感到有如被牢笼锁住。
天工巧匠为花染上青红,花的腰身轻盈如舞。
如果能共饮一杯,便等到头上冠帽落下。
无愧于书籍的校对,盐和米仍然有余。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诗写于欧阳修与友人圣俞之间,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相互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依韵和圣俞见寄》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我能力的反思。诗的开头以“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引入,表明了与友人关系的深厚,水火相济的比喻生动形象,显示了彼此间的互助与支持。接着,作者谦逊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尤其是在才华和品德上的自愧不如。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诗中提到的“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最后,结尾处以“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收束,既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也隐含着对友谊长存的期盼。
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
说明与友人关系深厚,相互帮助如同水与火。
文章发春葩,节行凛筠笴。
比喻才华横溢,如春花绽放,品德高尚如竹子般坚韧。
吾才已愧君,子齿又先我。
表达对友人才能的敬佩与自愧,强调友人比自己年长。
君恶予所非,我许子云可。
表示友人对自己缺点的不满,而自己却愿意赞美对方。
厥趣共乖时,畏涂难转輠。
表达了对共同兴趣的疏离与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
反映作者对生活状态的感慨,尽管生活富裕,但内心仍有穷困的感觉。
每嗟游从异,有甚樊笼锁。
感叹人生的游历却被束缚,像是被牢笼锁住。
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袅娜。
描绘天工巧匠的精妙技艺,花儿轻盈舞动。
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
如果能共饮一杯,便静待未来的变化。
无欺校雠贫,盐米尚余颗。
表达对书籍的尊重与对物质的珍惜。
整首诗歌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对自我能力的反思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自我的谦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学。
欧阳修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水火”是用来比喻什么?
“吾才已愧君”中的“愧”是什么意思?
《春江花月夜》 vs 《依韵和圣俞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