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4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48:11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
在这平静的湖面上,水波如碧玉般清澈,四周的清阴在时光中浮现。柳絮已经随春风飘远,海棠花应该怨我来的太晚。啼叫的鸟儿似乎在与游人交谈,明月悠然地照耀着小船随波而行。每当我来到最适合欢愉的地方,却总是想起你,盼望与你一同举杯畅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见长,倡导清新自然的文风。
《初至颍州西湖》是欧阳修在任职颍州时所作,描绘了他初到西湖时的感受。此时正值春末夏初,诗人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但也因与友人相隔而感到惋惜。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描绘了平湖的碧水和四周的清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环境。接着,诗人通过“柳絮已将春去远”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而“海棠应恨我来迟”则进一步突出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仿佛在责备自己未能及时欣赏春花的美丽。
在描写环境的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引入了人与自然的对话,啼禽似与游人语,显得生动而灵动。夜晚的明月与小船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宁静和淡雅。最后,诗人以“却思君共把芳卮”收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基础上,升华为对友谊和共享快乐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情的渴望。
诗中“平湖十顷碧琉璃”描绘的是什么?
A. 湖的面积和水的颜色
B. 高山的景色
C. 春天的花朵
“柳絮已将春去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却思君共把芳卮”表达了什么?
A. 对饮酒的喜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欧阳修的《初至颍州西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在酒中寻找孤独与自由的体现,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