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0:56
细看僧字永和碑,谁见山阴落笔时。想像捧心,间几本话西施。
细细地观察“僧”字和“永和碑”,谁曾在山阴写下这些字的时刻呢?我想象着捧着心情,间或会和西施谈谈心事。
作者介绍:方回,字君实,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抒怀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山阴时所作,表达了对古碑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兰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观察古碑,唤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美的向往。开头的“细看僧字永和碑”,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物象,更是在引导读者思考碑上的字迹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接下来“谁见山阴落笔时”,一方面是对历史的追溯,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想像捧心,间几本话西施”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西施作为美的象征,与捧心的情感相结合,渲染出一种柔美的情愫。诗人通过想象与历史的对话,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暗示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的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感悟,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什么?
A. 美丽与爱情
B. 友情
C. 历史
诗人通过“细看”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A. 漫不经心
B. 细致与认真
C. 急于求成
诗中“谁见山阴落笔时”这句话有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反问
C. 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