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53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
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
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
清霜九月天,仿佛见滞穗。
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行云在高空中流动,飞雨伴随着轻雾而来。
水流潺潺地从石缝间滑落,雨水汩汩地冲刷着松树。
烈日炙烤着秋天的热气,庄稼都已经枯萎。
上天的恩泽降临,焦渴的土地又恢复了生机。
前一阵雨使农民意外受损,而今的雨则让人喜出望外。
不可缺少雷声,偶尔的雷鸣能增添气氛。
美妙的雨声传到深夜,大家的期望是如此一致。
在九月的清霜里,似乎可以看到稻穗的丰收。
田野的门扉和我的私家园地,日子依旧苍翠。
我恨不能像抱着水瓮一样,节省在江边的劳累。
杜甫的《雨》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雨水给干旱土地带来的生机。诗中开篇以“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通过潺潺的水声和汩汩的雨声,营造出雨水轻柔而有力的形象,给人一种心灵的抚慰。
在诗中,杜甫不仅描写了自然现象,更深刻反映了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前雨的伤害和今雨的欢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无奈与期盼。通过“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的句子,杜甫希望雨水能够伴随着雷声,增强雨水的气势,给干涸的土地带来更多的滋润。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透露出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则道出对自身力量的无奈与渴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描绘雨水给自然和人间带来的变化与生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激,反映出杜甫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诗人,对于社会的深切关注。
诗词测试:
杜甫的《雨》主要描写了什么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亢阳乘秋热”,这句中的“亢阳”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