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23: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3:22:40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
程节齐 〔宋代〕
三百篇诗,三十六篇,以祈寿言。惟上天所佑,锡之君子,中心岂弟,盖有仁存。
允矣我公,韦平世胄,学问于兹有本原。临民处,看精神秋彻,气宇春温。
由来淑景中分。第一日桑弧挂左门。是赋受不凡,仁而宜寿,笑渠谄子,徒费辞繁。
命匪在天,算非由数,我只把公心地论。从今去,管及登槐棘,福仿乾坤。
这首诗表达了对许宰的祝寿之情,提到三百篇诗中有三十六篇是为祈求长寿而作。由上天所赐的恩典,给予了这位君子,他的内心仁德,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我公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后代,他的学问渊源深厚。面对百姓,展现出秋天的明朗和春天的温暖。
自古以来,好的气候与景象总是与人分不开的。第一天,阳光洒下,像挂上了左门的桑弧。这首诗赋予了他非凡的气质,仁德自应长寿,嘲笑那些谄媚之人,实在是徒劳无益。
命运并不完全在于天命,寿命也并不只是由数字决定,我只想以公正的心态来论述。从今往后,必能像登上高峰和荆棘一样,福气与天地共存。
作者介绍
程节齐,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文才和仁德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祝寿、抒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许宰的生日之际,程节齐为其祝寿而作,表达了对其长寿的祝愿,同时也强调了仁德和学问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德与学问的重视。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是一首充满祝福与赞美的诗作,诗人在祝寿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仁德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开头通过对《诗经》的引用,展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尊重。接着,诗人在描绘许宰的品德与学问时,使用了“秋彻”和“春温”等意象,传达出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风范。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主要是对许宰的赞美,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命运的思考,强调寿命并非完全由天命所主宰,而是与一个人的内心和德行息息相关。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使得诗歌不仅是一首祝寿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道理的作品。
此外,诗中“管及登槐棘”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经历艰难险阻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赋予了整首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理想与目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突出的是对许宰的祝福与赞美,强调了仁德与学问的重要性,以及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也富有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诗是为谁而作的?
诗中提到的“第一日桑弧挂左门”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在祝寿的同时强调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豪放与饮酒作乐的精神,而程节齐的这首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德行与学问的尊重与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