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书怀贻京邑同好》

时间: 2025-04-27 01:08:58

诗句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58

诗词名称: 书怀贻京邑同好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与理想的感慨。我的先祖来自齐鲁,家世重视儒家风范。诗书传承着古训,我恭谨地行走在庭院中。白天黑夜我不断自励,才华文笔也颇为出色。三十岁时我已成才,却感叹命运的不如意。慈爱的父母日渐衰老,我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恐惧。早晨的食物不足,晚上常常空腹。执鞭向往孔子,捧书怀念毛公。感慨之余,我又感到无奈,怎能守住这贫困的境地?在这条路上,我向知己倾诉,只是希望得到理解与支持。秦楚两地相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团聚?


注释:

  • 邹鲁: 指的是古代的齐国和鲁国,通常代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 诗礼: 指诗歌和礼仪,强调儒家的教育和修养。
  • 趋庭: 形容恭敬地走向庭院,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 自强: 自我奋斗,努力进取。
  • 箪瓢: 指用来盛饭和水的器具,象征贫困的生活。
  • 执鞭: 拿着马鞭,形容追随或向往伟大人物。

典故解析:

  • 孔子: 代表儒家思想的创立者,诗人对其的追慕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 毛公: 指毛遂,古代著名的游说家,诗人以此比喻志向远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号浩然,生于今河南省,后居住在湖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及个人情感,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书怀贻京邑同好》写于孟浩然的中年时期,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心中感慨万千。此时,面对亲人的衰老和自身的困境,诗人以此诗向京城的友人倾诉自己的志向与无奈。


诗歌鉴赏:

《书怀贻京邑同好》是孟浩然情感深邃、思想丰富的作品之一。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省与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与追求。开篇以“维先自邹鲁”引出自己重视儒家文化的家世,接着以“诗礼袭遗训”表明自己承载着传统的责任。之后,诗人以“昼夜常自强”展示了自己的努力与追求,然而“嗟吁命不通”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奈与沉重。

在描写家庭的部分,诗人用“慈亲向羸老”呈现出对父母的关心与担忧,反映了他内心的深情与责任感。生活的艰辛通过“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而愈加凸显。接下来,诗人向往孔子与毛公,显示出他对理想人物的崇敬与向往。在最后,诗人以“秦楚邈离异”结束,表明友人间的距离和对团聚的渴望,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际遇的感慨。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寻,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孟浩然作为诗人的深刻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维先自邹鲁: 诗人表明自己的文化背景,强调家族的儒家传承。
  2. 家世重儒风: 说明自己家族重视儒家文化的氛围。
  3. 诗礼袭遗训: 强调自己继承了祖辈的教诲,注重诗书礼仪。
  4. 趋庭沾末躬: 表示自己对长辈的尊重与恭敬。
  5. 昼夜常自强: 说明自己不断努力奋斗。
  6. 词翰颇亦工: 赞美自己的文学才华。
  7. 三十既成立: 三十岁时已成才,感叹人生。
  8. 嗟吁命不通: 对命运的不如意感到惋惜。
  9. 慈亲向羸老: 对父母年老体弱的忧虑。
  10. 喜惧在深衷: 复杂的心情,既有喜悦也有恐惧。
  11. 甘脆朝不足: 早饭少得可怜,显示生活困窘。
  12. 箪瓢夕屡空: 晚上的饭碗也是空的,生活贫苦。
  13. 执鞭慕夫子: 向往伟大的师者孔子。
  14. 捧檄怀毛公: 怀念毛遂,渴望有所作为。
  15. 感激遂弹冠: 感慨之余,不禁脱下帽子叹息。
  16. 安能守固穷: 质疑在贫困中保持固执的可能。
  17. 当途诉知己: 在旅途上向知己倾诉。
  18. 投刺匪求蒙: 只是希望得到理解,而不求名利。
  19. 秦楚邈离异: 秦楚两地相隔远,寓意友人难聚。
  20. 翻飞何日同: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充满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比喻: 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索,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诗人通过对自我努力与命运困扰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与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邹鲁: 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根基。
  • 诗礼: 代表诗人对文化的传承与重视。
  • 慈亲: 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责任感。
  • 执鞭: 表达了对伟大人物的崇敬与向往。
  • 秦楚: 象征着离别与相隔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邹鲁”指的是哪个文化传承? A. 道家文化
    B. 儒家文化
    C. 佛教文化
    D. 兵家文化

  2. 诗中“慈亲向羸老”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什么情感? A. 愉悦
    B. 忧虑
    C. 愤怒
    D. 冷漠

  3. 诗人想要向哪位历史人物学习?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老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杜甫: 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但杜甫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民生问题,而孟浩然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与家庭责任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此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怀贻京邑同好》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王震 读《王衍传》 荆门惠泉 虚飘飘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呈赵景贶陈履常 再送二首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丑狼籍 辵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相呴相濡 油腔滑调 断管残渖 豪情壮志 醉驾 期颐 川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片字旁的字 啙苛 孔艰 沤浮泡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