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42
春中喜王九相寻(一题作晚春)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二月的湖水清澈透明,家家户户都传来春鸟的鸣叫声。
树林中的花瓣已经被扫落,路旁的青草又重新生长。
酒友前来相聚,举杯共饮以解忧。
当我已经端起酒杯时,歌妓请你不要停止歌唱的声音。
孟浩然的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通过与朋友的聚会,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享受。诗中“酒伴”与“歌妓”的意象,反映出当时文人聚会常有的饮酒作乐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时节,诗人可能在春日的湖边与友人聚会,借此机会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友人聚会的欢快气氛,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清澈的湖水和鸟儿的鸣叫声,充满了春天的生气。接着,诗人描写了春天的流逝,林花的落下与径草的生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这里的“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则表现出聚会的欢乐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饮酒中寻求解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温暖。在结尾处,诗人发出“歌妓莫停声”的呼唤,营造了热烈的聚会气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友人的欢聚,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景色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展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反映出唐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诗人希望歌妓在聚会中做什么?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中的“更”字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