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5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51:15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
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壮几年归。
孤独的云从山谷中飘出,哪里需要伴侣?
手持锡杖在空中飞翔,任我自在。
问那庭院里的松树,是否指向西方?
我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回归,年老或年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豪情,又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道南岳游历,追寻道教的修行与精神寄托。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归属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孤云”和“锡杖”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渴望与对世俗的超脱。第一句中的“孤云出岫”描绘了一个独立的意象,诗人选择孤独,而非与人为伴,这反映了他对独立人格的追求。接着“锡杖凌空自要飞”,则展现了他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不受世间烦扰,随心所欲。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向庭院中的松树询问,暗示了他对归宿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不知老壮几年归”则勾起了对人生的反思,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浑然一体,抒发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探求,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他在世俗生活中的超脱与思索。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锡杖”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对归属感的思考通过__(意象)表现出来。
判断题:诗中“孤云”表示诗人希望有伴侣。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