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06
玉泉道中作
作者: 元稹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这首诗描绘了楚地的风物,写到正值寒冬,气候已经变凉,农田里的作物还未成熟,傍晚的水面微微起风。诗人遐想远处的寺庙,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山峰层峦叠嶂。松门与官道相接,泉水流淌至僧人的住处。微弱的露水映照着弦月,夜晚的香火在昏暗中燃烧。山谷深邃,烟雾缭绕,山间的钟声悠远。想到这宁静的环境,诗人又生出对世俗烦恼的忧虑,提醒自己要继续前行,不要停滞在这短暂的光阴中。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都有很大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稹游历楚地的途中,正值冬季,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感慨,夹杂着对世俗烦恼的思考。
《玉泉道中作》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内心思绪的诗。元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楚地的秋冬交替,尤其是在孟冬时节,大自然的变化带给他深刻的感受。诗中不仅有对农田的观察,亦表达了他对寺庙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对清静生活的渴望。诗的意境宁静而深远,通过精致的意象,如“微露上弦月”、“谷深烟壒净”等,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而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又难以摆脱对世俗的忧虑,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深意。诗的最后两句“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在追求宁静的同时,却又被现实的烦恼所困扰的矛盾心理。整首诗在自然与人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烦恼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孟冬才有霜”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对远方寺庙的向往体现在哪一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