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时间: 2025-07-12 10:47:19

诗句

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0:47:19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作者: 元稹 〔唐代〕


原文展示:

莺涩馀声絮堕风,
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
收取朱阑一片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黄莺已然失去清脆的歌声,像飘落的柳絮在风中飞舞。牡丹花已经凋谢,叶子也聚成一片。可怜那美丽的花色,经历了长时间的离别,我只好在朱色的栏杆上,收下这一片红色的花瓣。


注释:

  • 莺涩:指黄莺的鸣叫声变得低沉和微弱。
  • :指柳絮,这里比喻花瓣飘落。
  • 牡丹花尽:牡丹花已经凋谢,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消逝。
  • 朱阑:红色的栏杆,这里是一种意象,暗示着美丽的事物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失去。

典故解析:

牡丹自古以来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与美丽。元稹在这里以牡丹花的凋谢来表达对李十二的惜别之情,暗含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曾任文学士等职。元稹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自然的田园诗,也有含蓄深邃的咏怀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送别友人李十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牡丹花作为送别的象征,寓意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以莺声与花落描绘出春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氛围。莺声的涩滞与花瓣的飘零相互对应,象征着友谊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接下来的两句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朱阑上的红瓣不仅是对牡丹的怀念,也是对友人情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现了元稹深厚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涩馀声絮堕风”:春天的黄莺鸣叫声变得低沉,花瓣如絮在风中飘落,暗示着春天的离去。
  2. “牡丹花尽叶成丛”:牡丹花已经凋谢,叶子聚集成片,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已成往事。
  3. “可怜颜色经年别”: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时间的流逝让人更加怀念。
  4. “收取朱阑一片红”:在朱色的栏杆上留下一片红色的花瓣,象征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莺涩”比喻失去的美好,生动形象。
  • 拟人:将花的凋谢与莺声的低沉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离别的伤感与珍贵的友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生机,寓意友谊的美好。
  • 牡丹:富贵与美丽的象征,代表珍贵的记忆。
  • 朱阑:暗示着美好的情感寄托,是对友人的深情留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友人
    B. 春天的景色
    C. 牡丹的美丽
    答案:A

  2. “莺涩馀声”的意思是: A. 黄莺的声音清脆
    B. 黄莺的声音低沉
    C. 黄莺已经消失
    答案:B

  3. 朱阑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贫穷
    C. 离别的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以自然景物表达送别情感,白居易以草的生长与凋零隐喻人生的变化。
  •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与元稹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离别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题王母醉归图 松月轩 芝秀轩词四章 其一 陈朝桧 宫词(十二首) 蹋蹴篇 禁酒 铜将军 归雁吟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包含蹋的词语有哪些 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风鹏 用字旁的字 白米 量才录用 竖心旁的字 孱昧 牛字旁的字 跳天 重岩叠嶂 国泰民安 积日累岁 达观知命 人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