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潘德久舍人见惠》

时间: 2025-07-12 22:24:14

诗句

诗人拥节古来稀,郊岛诗穷彼一时。

爱子篇章孤鹤唳,愧予门户两狼垂。

遥知靖节閒栽菊,不见仪休愠拔葵。

别去修门莫嗟惋,时来如摘颔边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24:14

原文展示:

和潘德久舍人见惠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诗人拥节古来稀,
郊岛诗穷彼一时。
爱子篇章孤鹤唳,
愧予门户两狼垂。
遥知靖节闲栽菊,不见仪休愠拔葵。
别去修门莫嗟惋,
时来如摘颔边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自我的反思。诗人说,像他这样拥有节操的人在历史上是稀少的,像他们在郊外、孤岛上的诗才在那个时代显得格外贫乏。他欣赏儿子创作的诗篇,宛如孤鹤的啼鸣,感到愧疚的是自己家门的两只狼垂头丧气的情形。远远知道靖节(指的是靖节居士,李白的别号)在闲暇中栽种菊花,而我却没有看到仪休(指的是司马相如)因拔葵而生气。离去时请不要因修门而感到惋惜,因为时运就像是从颔边轻轻摘下的胡须一样。

注释:

  • 拥节:指高洁的品德或节操。
  • 郊岛:指偏僻的地方,象征孤独和诗才的匮乏。
  • 孤鹤唳:形容诗作的孤独和清高。
  • 愧予:感到羞愧。
  • 靖节:指李白,号“靖节”,在诗中象征高洁的品德。
  • 仪休: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 修门:指修建门道,暗喻修身齐家。
  • 时来如摘颔边髭:比喻时运来临时的轻松和随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梦觉,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以风格清新、意境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常以自我反思和对友人的赞美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好友潘德久相见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靖节”和“仪休”不仅表现了对古代诗人的崇拜,也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的迷茫与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洁的情操和对友人的赞美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在与朋友相聚时的复杂情感。诗人在开篇便提到“拥节古来稀”,显示了他对高尚品质的珍视和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忧虑。接着提及“郊岛诗穷彼一时”,强调了诗人在孤独之境中所感受到的诗歌创作的瓶颈,似乎在暗示当时文人境遇的艰难。

“爱子篇章孤鹤唳”一句中,诗人以“孤鹤唳”比喻儿子的诗作,既表现出对其才华的欣赏,也隐含了一种孤独的感受。这种孤独感与后文“愧予门户两狼垂”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愧疚。

在表达对友人的敬仰时,诗人提到“遥知靖节闲栽菊”,这不仅是对李白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的“时来如摘颔边髭”,则是一种对人生机遇的无奈感叹,折射出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人拥节古来稀:诗人自视拥有高洁的品格,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稀有的。
  2. 郊岛诗穷彼一时:在偏僻的地方,诗才的贫乏使得他与当时的其他诗人相比显得格外孤独。
  3. 爱子篇章孤鹤唳:他对儿子的作品赞赏有加,形容其如孤鹤的鸣叫,清高而孤独。
  4. 愧予门户两狼垂:他感到羞愧,因为家门却有两只狼垂头丧气,暗示家庭的困境。
  5. 遥知靖节闲栽菊:远远知道靖节(李白)在悠闲地栽种菊花,象征着高洁的生活态度。
  6. 不见仪休愠拔葵:没有看见仪休(司马相如)因拔葵而生气,暗示对文人的敬仰。
  7. 别去修门莫嗟惋:离去时请不要因修建门道而感到惋惜,强调对生活态度的看法。
  8. 时来如摘颔边髭:运气来临时像是随意摘下的胡须,形象地表现了机遇的轻松与瞬息万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鹤唳”,用孤鹤的鸣叫比喻诗人的孤独与高洁。
  • 对仗:如“遥知”和“别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及知名历史人物,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谊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传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节操:象征着品德的高尚。
  2. 郊岛:代表孤独与偏远的环境。
  3. 孤鹤:象征着清高与孤独。
  4. 菊花:象征高洁与宁静的生活。
  5. :象征家庭的困境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拥有什么的人在历史上是稀少的?

    • A. 高尚的品德
    • B. 财富
    • C. 名声
    • D. 学问
  2. “孤鹤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高洁的品德
    • B. 孤独与清高
    • C. 友情
    • D. 家庭
  3. 诗中的“靖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李白
    • C. 陶渊明
    • D. 苏轼
  4. 诗中提到的“狼”象征什么?

    • A. 家庭的困境
    • B. 朋友的背叛
    • C. 自然的威胁
    • D. 诗人的敌人

答案:

  1. A. 高尚的品德
  2. B. 孤独与清高
  3. B. 李白
  4. A. 家庭的困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绪,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和潘德久舍人见惠》则更多聚焦于对友人和自我的反思。
  • 《饮酒》强调的是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与本诗中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有相通之处,但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体会》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春怨 清平乐 除夜 清平乐·羞娥浅浅 清平乐 盛子昭花下欠伸美人图 清平乐 重效沈体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红带老妇 清平乐 宿白鹿洞贯道溪畔 清平乐 舟宿水仙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刿心刳腹 韭字旁的字 长吁短气 强文浉醋 一知片解 衣字旁的字 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祗勤 田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劣倦罢极 一鞭先著 道开头的成语 阻奥 癶字旁的字 通赡 包含函的成语 败军之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