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遇题》

时间: 2025-07-12 02:21:15

诗句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21:15

原文展示:

遇题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性格散漫,对万事都很真诚。
唯独在这五言的诗句中,似乎要依循萧何的律令。
身为官员没有名声,生活也没有好的方法。
看着这样的情形,长篇大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散性: 性格散漫,没有拘束。
  • 真率: 真实坦率。
  • 五字城: 指五言诗的格律。
  • 萧何: 汉代名将,曾任丞相,管理严谨,常用以象征严格的法度。
  • 护落: 指护持、维持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萧何律: 萧何在汉朝担任丞相,以法治闻名,诗中提到的律,暗指法律和规范,这里用以说明诗词创作中的规矩与约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环境促使他在诗歌中追求真实和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官场和生活的深刻反思之际,表达了对规矩和名声的无奈,以及对真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遇题》是一首充满个人色彩的诗作,展现了姜特立对自我及社会的独特看法。诗开篇便直言自己一生的散漫与真率,给人以亲切感。接着,诗人提到五字诗的创作要求,似乎在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束缚感,隐约流露出对传统格律的反思与挑战。

在“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一句中,诗人表露出对自己官职的失落感以及对生活方法的无奈,暗示着对社会地位和实用主义的质疑。最后一句“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力感,以及对长篇大论的蔑视,似乎在说:面对真实的生活,繁复的言辞又有何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丰富的情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和社会环境的深思。姜特立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一种既渴望真诚又无奈于现实的复杂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作者直言自己从小性格散漫,对待事物诚实率真。
  2.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只有在创作五言诗时,才需要遵循严谨的规则,暗示对创作约束的不满。
  3.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身为官员却无名声,生活中也没有可行的办法,表达对现实的失望。
  4.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这样的境况之下,长篇大论也显得无足轻重,反映出一种无奈与释然。

修辞手法:

  • 对仗: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反问: 最后一句带有反问的意味,激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真诚的追求,反映了对社会规范的质疑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字城: 象征诗歌创作的规范与限制。
  • 萧何律: 象征社会规则与官场的严苛。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映射出他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五字诗的态度是: A. 崇拜
    B. 无奈
    C. 轻视
    D. 赞美

  2. “平生疏散性”中的“疏散”指的是: A. 生活混乱
    B. 性格自由
    C. 社会地位低
    D. 学识渊博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姜特立的风格更为内敛,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李白追求的是个体的自由与豪情,而姜特立则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魅力》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欣赏姜特立的诗作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游虎丘 题司空山观 竹里晚眺 探梅 为王兰泉作三泖渔隐图并题绝句 嘲赵谦光 百子令 题同音集 貂裘换酒 和伯兄都门消寒之作即依原韵 摸鱼儿 初夏病中寄外 满庭芳 咏并头兰与外子分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须之祸 逃之夭夭 孳殖 孾孩 爿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集苑集枯 殚极 包含苓的词语有哪些 文冢 朔鼙 目瞪口结 功名蹭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