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18
听辞深怅不同时,及到同时位大卑。争似唐皇将颇牧,禁中言下用无疑。
在听到那些辞章时,感到深深的惆怅,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等到我们同处一个时代,地位却又低得可怜。比起唐朝的皇帝和大臣们,禁中所说的话语,必然是毫无疑问的。
陈洎,宋代诗人,以其词作和赋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读子虚赋》是陈洎在感受到历史变迁与个人处境的落差之时所作,代表了他对古代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之变迁的深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惆怅。诗中提到“听辞深怅不同时”,显示出诗人对那些古代辞章的向往与感慨,仿佛在追忆那些才俊辈出、文人风骚的盛世。接着,诗人又提到“及到同时位大卑”,暗示了自己的地位与古代伟人的差距,表现出一种自我贬低的情绪。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争似唐皇将颇牧”,明确指出唐朝的皇帝与大臣们的权威与地位,使得他感到更加渺小。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反映出对盛世的怀念,也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无常。整体而言,诗歌在短短几句中,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个人处境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也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唐皇”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听辞深怅不同时”中的“辞”指代什么?
诗人感到的主要情感是?
陈洎的《读子虚赋》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纠结。陈洎更侧重于对个人地位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叹息。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